《悼室人诗·适见叶萧条》鉴赏

朝代:南北朝诗人:江淹古诗:悼室人诗·适见叶萧条更新时间:2020-09-28
“适见”即才见到的意思,“掩郁”是茂密之意。二句是说仿佛才见到枝叶萧条,转眼已是百花盛开的季节了。“叶萧条”自是秋冬的景象,“花掩郁”则是春天光景了。由秋冬至春天不是一天两天,作者已处于春天之中,对于秋冬的景象却说是“适见”,仿佛时间相隔极短。这其实是悲痛心情作用下的错觉。时间不停地流逝,江淹却木然无知,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乃至注意到外界事物的变化时,已经是又一个春天了。
“帐里”二句是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帐中春风鼓荡不定,归来的燕子飞着拂过屋檐。大自然经过萧条肃杀的秋冬季节,此时又重新恢复了盎然的生机。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作者在遭受了失去妻子的沉重打击之后,面对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却依然难从凄苦的深渊里自拔出来。帏帐里的一派春意,只能让他倍感如今的冷衾独卧;燕儿们舞得正欢,却正反衬出他形单影孤的苦寂。江淹是很擅长以乐景写哀情的,此即一例。
“垂涕”二句中,“催心”意谓内心受到摧伤,“去景”指眼前渐渐逝去的日影(“景”通“影”),“徂物”意思与此相近。物往境迁,时光流逝,都是千古伤心事,何况是爱妻的一逝永不归呢。面对无情地随着时间的消逝而离去的一切,联想到妻子音容的不可再得,诗人不能不伤心落泪,心中哀痛不已。“今悲”二句,再补足上文。诗人说:为什么我现在悲伤起来总要流泪不止?因为往日的欢乐常在眼前飘忽,常在那即将逝去的景物上重新幻现!“弭”是消除之意,“守叹”是不断地叹息。作者在这最后的两句中问道:我心中郁结的深深哀情竟不能消除,终日悲伤叹息,可又有谁能安慰得了呢?这最后两句诗流露出来的感情哀苦执着,深挚感人。
江淹此诗有些地方受潘岳《悼亡诗》影响明显,如“帐里”二句同《悼亡诗》中“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在意境方面很相似。不过江淹此诗并非拟作,他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故读来仍然别有一种动人之处。
从萧骠骑新亭垒是一首南朝时期江淹作的五言诗,由来是萧骠骑即萧道成(后来的齐高帝),当时是刘宋的骠骑大将军。新亭在今江苏江宁县南,位于长江南岸,是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面的军事要冲。是时,萧道成已通过废立专擅朝政,并潜谋代宋。公元477年(升明元年)旧历十二月,忠于刘宋的荆州刺史沈攸之举兵反萧道成,萧遂率大军进驻新亭,准备迎战。江淹此时是萧的僚属,故也随行,诗即作于新亭垒中。

诗人江淹资料

鉴赏作者江淹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 查看详情>>

诗人江淹作品: 《应刘豫章别诗》 《张黄门协苦雨》 《牲出入歌·祝详史具》 《休上人怨别》 《谢临川灵运游山》 《效阮公诗·岁暮怀感伤》 《齐凤皇衔书伎辞》 《游黄蘖山诗·长望竟何极》 《歌·曲台歌未徙》 《悦曲池·北山兮黛柏

《悼室人诗·适见叶萧条》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