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米滩》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诗人:查慎行古诗:大小米滩更新时间:2020-10-15
注释
1、大小米滩:福建省建瓯县潭溪的大米滩、小米滩,因滩石遍布,犹如撒米,故名。
2、石作底:形容滩之险。
3、弥弥:又作“㳽㳽”,形容水满的样子。
4、如撒米:因沙滩颜色呈现米色,故称。
白话译文
大风掀起波涛作成山,波涛下暗藏着险峻的礁石,风平浪静,一块块巨石露出水面,与波浪相平。
秋雨过后,晴空一碧万顷,潭水清澄平静,自远看,好像一些米粒洒在水中。
前两句诗人写大小米滩形势的险恶与在无风天的情景。“掀波成山石作底”,首句写潭溪波高浪险的雄奇之美。“掀波”点明风力之强,滩形之陡;“成山”极写波峰之高,水势之猛;“石作底”,既交代了波谷下溪底卵石累累,又为下文“撒米”作了铺垫。诗人虽只写了风浪之形,读者却同时能够听到惊涛拍岸之声。风劲浪高,滩险流急,波峰成山,波谷见石,声势之迅猛,使人惊心动魄。第二句笔锋一转,由动势美写到静态美。秋风平息,水落石出,潭溪上水波猕猕,又是一番风光。“弥弥”既指溪水满盈,流量甚大,与上句“掀波成山”相照应, 又指波平浪伏,溪水静静地流淌,与上句波高浪恶形成鲜明对比。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刚一柔,各具魅力。
后两句诗人写大小米滩在秋季时的景况。“秋天一碧雨新洗”,第三句变换视角,改平视为仰视。秋日的天空,本来就湛蓝可目,更兼新雨刚霁,万里长空一碧如洗,不杂一丝尘埃,如同将游人的五脏六腑也冲洗得透明晶亮,更觉天宽地阔,心旷神怡。“大滩小滩如撒米”,末句又收回视线,点明大小米滩独具的特色。大滩小滩上的鹅卵石,或露或隐,或显或藏,星罗棋布,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就象撤满了大大小小的米粒。第三句写碧空纯然一色,这一句写河滩上星星点点,构成形与色的对比,使画面子添了生趣。
这首诗写景确有其独到之处。前两句极写大小米滩的险恶可怕,后两句却写出其秀丽娟静的一面,让人比较全面地领略大小米滩的景色。此诗的妙处还在写得自然,诱导读者转换了欣赏的角度,又使人不觉。观此奇观,领略“大小米滩”之来历,令人欣喜万分。

诗人查慎行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 查看详情>>

诗人查慎行作品: 《宋门别陈叔毅·全家犹旅食》 《军中行乐词》 《欲游琅邪山寻醉翁亭不果》 《后二日德尹乃来花落矣》 《过田间先生山居相留信宿出示藏山集再赋二诗博和》 《闻鹤亭观察陪白中丞西山行围却寄》 《木兰花慢·送曹升六舍人佐郡新安》 《又五言绝句·投足全无地》 《闻副相揆公正月初六讣音小诗寄哀》 《盆中鸳鸯梅戏次许东垞韵

《大小米滩》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