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钟弱翁》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刘克庄古诗:答钟弱翁更新时间:2017-10-09
这首诗载于南宋诗人刘克庄编的《千家诗》,署名“牧童”。钟弱翁,名叫钟傅,弱翁是他的字,钟傅是宋朝人,以此可推断这位“牧童”是宋代人。钟弱翁曾因人推荐而做了官,但多次被降职。这首诗是在安慰他,也是在劝勉他,不必争功名利禄那些虚名,与其和人勾心斗角不如全身而退,去过一种闲逸舒适的生活。
诗的全景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人烟稀少,描写主体里只有牧童和他放的牛。但是这里所有的是宁静和悠闲,并没有太多孤独冷漠等等,至少诗里没有写出来那些田野里孤独的人或事,着重于山野之趣,以及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
诗是工整的,像六七里对三四声等,但又脱离了对对联的嫌疑。后一句更是把七言诗这种体裁的优点发挥了出来,写得极尽意味。饱饭后牧童可以休息了,他选择穿着蓑衣躺在草地上看月亮来放松自己。一个人赏月,是有种与世无争的态度,还是躺在厚厚的草地上。牧童的心情是很轻松的,他也很惬意。虽说这样的生活没有奢侈和喧闹,但这也正是如此生活的长处,可以使人的心静下来,得到真正的休憩。纵情于野外,即使是现代,还是许多人心里向往的田园生活。政局混乱,朋党间相互倾扎,使钟傅屡遭贬职。诗人写这首诗,是想劝说他与其苦苦挣扎,不如退而求其次,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不如独善其身。既然混乱改变不了,那就离它远些,省得白费力气,出力不讨好。
诗里说牧童是穿着蓑衣的,这可以和前一句有个映衬。之所以晚风中只有三四声的笛声,是因为有雨声。即使是在广阔的田野上,开阔的草地上,雨声还是遮住了笛子的声音。断断续续的音乐,有点愁绪。牧童是这样面对这愁苦的:穿着蓑衣躺在月光里,风雨过后,欣赏着明月,早把那不快扔到了九霄之外。诗人的意图是劝钟傅不妨学学牧童的人生观,间接表露了他对仕途坎坷的钟傅的同情。诗人是善意的,对文字的运用也很细心。
《忆秦娥·春酲薄》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词作。此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岁月空逝、壮志未 酬的悲愤。上片通过记梦引出对当年军幕生活的怀念。下片因梦而感旧,表现了无限的感慨。“铁衣犹在,不堪重著”“梦如逑马豪如昨”“而今却悔当时错”是全词的中心,而下片的“犹在”“不堪”四字则寄托了凝重复杂的感情。
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刘克庄出参江淮制置使李珏幕府。他到淮东后,见维扬(今扬州)兵不满数千,因而提出“抽减极边戍兵,使屯次边,以壮根本”,但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第二年春天,金兵果然乘虚而入,犯安濠,攻滁州,南宋朝野震动。刘克庄“在幕最久,得谤尤甚”。滁州围解之后,他就退出了幕府。此词所写的就是这一段生活。

诗人刘克庄资料

鉴赏作者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 查看详情>>

诗人刘克庄作品: 《鹊桥仙·御屏录了》 《留之仙·闻说周仙有后身》 《十绝·即今江表尚恬熙》 《喜雨口号·谷贱如泥未一年》 《征妇词·诗云王赫怒》 《徐偃王庙·仁暴由来各异施》 《记汉事六言·始欲报五世相》 《陆贾·郦烹未久蒯几烹》 《挽黄德远堂长》 《环碧寒甚移宿客邸

古诗《答钟弱翁》的名句翻译赏析

《答钟弱翁》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