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用谢老韵》鉴赏

朝代:现代诗人:董必武古诗:儿童节用谢老韵更新时间:2020-10-20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董必武的感情世界也是异常的丰富:既有对敌寇、汉奸、反动派的切齿之恨,更有对战友、朋友、人民热烈诚挚的爱,也不乏对妻子儿女的缱绻深绵的人伦之情。
在儿童节到来之际,读到谢老的诗,不禁触发了诗人对远在异乡、尚年幼的儿女的思恋。“有儿有女未相亲,独处巴渝八十旬。”诗的开篇就把诗人思念儿女的因由交代了出来:独处重庆已经两年多了,怎么能不思念、惦记儿女呢。“顾复之劳惟赖母,笑啼在念亦生春。”养育儿女的辛劳全靠其母,每当诗人想念到他们啼笑的神情姿态,也会春意盈怀、心花怒发。“颇思泛泛鸥为伴,翻羡翩翩燕作宾。”思念儿女而终日不可见,多么想与在水中自在浮游的鸥鹭作伴,又多么羡慕与在天空翩翩飞舞的燕子作宾。为了寄托深切的思子之情,甚至想象与那些活泼可爱、生命焕发的鸟类做朋友,写尽了思念儿女的拳拳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天真无邪、活泼灵动的生命、青春的赞美与羡慕之情。但诗人毕竟是胸怀广阔的无产积极革命家,他的亲子之情必然要与广大的儿童关切的联系起来。最后,“庆祝孩童皆健美,惭余老拙更愁人。”诗人由对儿女的思念,到赞美生命、青春,再到祝愿所有儿童的健康与美好,表现了诗人感情思绪的迭进与升华。诗中的“惭余”、“老拙”、“愁人”,并不是因为年老而产生的迟暮、悲秋之感,而是反衬他对“孩童”、“健美”,生命青春的由衷赞美与羡慕之情。这样,既是诗人感情思绪发展必然结穴,又与诗题呼应起来,显得自然熨贴、天衣无缝。表现出了诗人构思某篇的匠心独运。
这首诗,诗人把深切的思子之情与对生命、青春的赞美羡艳交融一起,并与对广大儿童“健美”的真诚祝愿相沟通,表现了诗人情感世界的晶莹、坦荡,丰富、高尚。
《三八在汉孝道上赠车中女同志》是董必武同志在1960年3月8日所写的一首诗。该诗写得短小精悍,语短意长,宛如一幅用笔极简练的速写,寥寥数笔就勾勒出妇女争取解放的艰难历程和新时代女性的特点。诗中塑造了女革命者光彩照人的形象。她们为推翻旧制度和争取自身的解放,曾与男子一道冲锋陷阵,置身战斗的最前沿,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更是意气风发地忘我工作。
董必武为摸清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反击当时愈演愈烈的浮夸风,制止弄虚做假,遂从1959年开始,抱着多病的身体,以70多岁的高龄,四处奔波于全国各地,进行考察、调查,断断续续花费了三四年的时间。在1960年“三八”这一天,诗人正乘车赴南方调查,于是写诗一首,赠给同车的女同志,向她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慰问。

诗人董必武资料

鉴赏作者董必武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 查看详情>>

诗人董必武作品: 《忆张汉卿》 《连芝同志诞辰为小诗祝之》 《谢寿·我似老牛鞭不动》 《广州起义三十周年纪念》 《题赠送中学生》 《将别黄山》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挽陈毅同志》 《坐观瀑楼中对雨》 《三八在汉孝道上赠车中女同志

《儿童节用谢老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