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竹箭有筠》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张仲方古诗:赋得竹箭有筠更新时间:2019-01-11
这是一首试帖诗,考官所限题目,就是竹箭有筠。语见《礼记·礼器》篇:“其在人也如竹筋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礼,则外谐内无怨。”孔颖达注:“箭,筱也;端,本也。四物于天下最得气之本:或柔刀于外,或和泽于内,用此不变伤也。人之得礼,亦犹然也。”诗人由此借题发挥,歌颂箭竹经冬不凋的风采和岁寒益劲的气节,寄托了自己高尚的政治操守。在中唐政治腐败、世风日下的社会背景里,作者敢于突出地标示“独美”的“筠箭”,是相当难得的。
《长安秋夜》是唐代诗人李德裕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描述作者操劳国事的情况,表现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后两句写作者骑马行于长安街头,万籁俱寂,一派安宁的景象。全诗像是一则宰辅日记,反映着作者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怀抱、气度和风采。
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841—846)年间名相,为政六年,内制宦官,外复幽燕,定回鹘,平泽潞,有重大政治建树,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在唐朝那个诗的时代,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此诗就写于他为宰相期间。

诗人张仲方资料

赏析作者张仲方

张仲方,韶州始兴人。祖九皋,广州刺史、殿中监、岭南节度使。父抗,赠右仆射。仲方伯祖始兴文献公九龄,开元朝名相。仲方,贞元中进士擢第,宏辞登科,释褐集贤校理,丁母忧免。服阕,补秘书省正字,调授咸阳尉。出..... 查看详情>>

诗人张仲方作品: 《春从何处来》 《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书德裕》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 《除夜书情》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寄大府兄侍史》 《赋得沽美玉》 《归马华山》 《金在熔·巨橐方熔物》 《春云·漠漠复溶溶

古诗《赋得竹箭有筠》的名句翻译赏析

《赋得竹箭有筠》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