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应造屋》注释译文

朝代:先秦诗人:吕不韦文言文:高阳应造屋更新时间:2018-08-10
注释
1。室家:房屋,房舍。
2。匠:古代专指木工。
3。生:这里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干。
4。涂:泥。
5。挠(náo):弯曲。
6。败:毁坏。
7。缘子之言:按照您的话。缘,顺着,按照。子,对人的尊称,相当。
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8。益:更加,越发。
9。枯:干。劲:坚固有力。
10。任:担负。
11。果:果然,果真。
12。为:做,这里指建造。
13。以:用。
14。善:好。
15。虽:即使。
16。对:回答。
17。缘:依据。
译文
高阳应将要建造房屋,木匠对他说:“不可以,(现在)木料还没有干,把湿泥抹在木料上,那么木材必将弯曲。用没有干的木料来建造房屋,今天即使是好的,以后也一定会毁坏的。”高阳应回答说:“依据您的说法,那么房子就不会坏——木料越干就越坚固有力,而湿泥越干就越轻。用越坚固有力的木料去承受越轻的湿泥,这个房子就不会毁坏。”木匠无言以对,(只好)接受他的命令来造屋子。房子刚造好时是很好,(但)后来房屋果然坍塌了。
注释
1. 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
2. 书:信。
3. 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
4. 左右:在旁侍候的近侍。
5. 逐:赶,驱赶。
6. 不然:不是这样的。
7. 延誉:为他人扩大声望。
8. 去:离开
9. 慢:怠慢
10.方:才
译文
蒋堂侍郎担任淮南转运使时,每年冬至节日,所属各县照例送贺信表示祝贺,都是送信的人放下贺信即返回。有一位县令所派的人不肯随即离去,一定要转运使的回信;转运使身边的人劝他走,他都不听,以致呵斥驱逐也不走,还说:“(我)宁可得罪您,拿不到回信,也不敢回县里去。”身边的人说:“这做仆从的都如此蛮横无礼,那县令可想而知。”蒋堂说:“不是这样。这县令一定是一位强干的人,能如此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于是就写了一封信作为答复,那吏人才离去。后来蒋堂就为他传播名誉,后来那县令成为名臣。

诗人吕不韦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吕不韦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先秦诗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 查看详情>>

诗人吕不韦作品: 《慎人》 《郈成子返璧》 《戎夷解衣》 《君子之自行也》 《小主夫人》 《吕氏春秋·骄恣篇》 《晏子之晋》 《去宥》 《吕氏春秋·赞能》 《幽王击鼓

《高阳应造屋》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