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宴曲》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于濆古诗:古宴曲更新时间:2017-05-11
《古宴曲》是唐代诗人于濆(fén)创作的一首以写宴会为中心的古体诗。此诗开头四句写贵沉们朝罢赴宴,中间四句写宴会上侍女的姿态和妆饰,最后四句写富豪们宴会后的消遣。全诗通过贫富生活的强烈对照,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荒淫生活,达到了借古讽今的目的。
于濆生活在晚唐,在当时创作倾向趋于嘲云戏月,刻翠粘红,轻视社会民生的大背景下,尽力摆脱诗歌对仗、平仄、用韵等形式上的束缚,远承《诗经》和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近取杜甫、元白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着重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揭示社会矛盾。
于濆生活在社会下层,对于当时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实有深刻的体会,在其作品中,往往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对这一主题进行集中的反映。在他存世不多的诗篇中,大部分都触及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古宴曲》即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注释
⑴雉(zhì)扇:即“雉尾扇”,用野鸡毛做成的宫扇,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晋崔豹《古今注·舆服》:“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时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周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舆车有翣,即缉雉羽为扇翣,以障翳风尘也,汉朝乘舆服之。后以赐梁孝王。魏晋以来无常,惟诸王皆得用之。”合:闭合,收拢。蓬莱:唐宫名,原名大明宫。唐杜甫《宿昔》诗:“宿昔青门里,蓬莱仗数移。”
⑵朝车:古代君臣行朝夕礼及宴饮时出入用车。《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朝车;士齐车,鹿幦豹犆。”郑玄注:“臣之朝车与齐车同饰。”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汉王粲《羽猎赋》:“济漳浦而横阵,倚紫陌而并征。”
⑶金张:汉时金日磾(dī)、张安世二人的并称。二氏子孙相继,七世荣显。后因用为显宦的代称。《汉书·盖宽饶传》:“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
⑷燕娥:燕地的美女,指侍女。奉:通“捧”。卮(zhī)酒:犹言杯酒。《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⑸低鬟(huán):犹低首,低头。用以形容美女娇羞之态。唐刘禹锡《伤秦姝行》:“芳筵银烛一相见,浅笑低鬟初目成。”
⑹胼胝(pián zhī):手掌脚底因长期劳动摩擦而生的茧子。《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
⑺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一作“罗绮”。
⑻负薪: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唐杜甫《负薪行》:“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⑼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白话译文
羽扇在蓬莱宫中收起,朝车从京城大道返回。
深院聚集着嘶鸣骏马,说要宴饮在王宫豪宅。
燕地美女捧酒杯侍奉,发髻低垂似娇羞无力。
十户农民手脚磨出茧,只能挣来凤凰钗一只。
高楼上凭栏一同下望,日照罗衣华艳的颜色。
嬉笑着手指砍柴的人,不信他们也生在中国。

诗人于濆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邢州尧山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 查看详情>>

诗人于濆作品: 《富农诗·长闻乡人语》 《对花·花开蝶满枝》 《宫怨·妾家望江口》 《寒食·二月野中芳》 《陇头吟·借问陇头水》 《山村叟》 《沙场夜·城上更声发》 《古别离·入室少情意》 《赠太行开路者》 《秦原览古

古诗《古宴曲》的名句翻译赏析

《古宴曲》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