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芦港·溶溶晴港漾春晖》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寒芦港·溶溶晴港漾春晖更新时间:2017-11-02
首句“溶溶晴港漾春晖”写港之春景。春光正好,春水溶溶,碧波荡漾,于是连这无边春色亦含融其中了。宋蒋捷有《小重山》一词,开首即云“晴浦溶溶”,可见春光正助水溶溶。明明是水波自漾,诗人却说波漾春晖,于是晴港写活,春晖亦似含情了。
诗人用“漾”字,尽显其温柔沉静,春色旖旎柔情。欧阳修曾有词云“溶溶春水浸春云”(《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其用“浸”字,透出的却是一番清冷料峭之感,虽同为春水溶溶,其风味却迥然相异。因“漾”字达柔情最好,因此古人亦多以之人诗词,如“满槛山川漾落晖”(宋汪元量《忆王孙》)、“塔轮分断雨,倒霞影、漾新晴”(宋周密《木兰花慢》)等。次句“芦苇生时柳絮飞”亦写寒芦港春景。春日荻笋初发,绿柳飞花,诗人想象此景,得以之人诗。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于此时,贵不数鱼嘏。”二诗所写春景庶几可相比拟。
江南之地,多植柳树,故韩愈有“绝胜烟柳满皇都”之句。诗人今以柳絮书之,遂令读者都要沉醉于这春晖晴港、柳絮纷飞的江南风情中了。然而诗人笔锋一转,突以“还有江南风物否”一句相问,方使我等蓦然惊醒:此晴港原属北地,固非江南!读至此句,不得不叹诗人心思之巧,手法之妙。末句取自张志和《渔父歌》“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正是使人一眼明了此港的江南风物。所谓“桃花流水”,《水衡记》云:“黄河二月三月水,名桃花水。”故云。不言“鳜鱼”,而易以“觜鱼”,是点明其地物产。
诗写寒芦港,首句即占尽春光,次句摹尽春情。末二句陡出一笔,方悟江北江南春光同。虽是短短七绝,亦可见出诗人功力。

《乌说》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散文,讲述闽中人根据乌鸦的习性设计抓获,借以感叹当世之人虽有智慧但若不知观时而动,就会惹上灾祸。

诗人苏轼资料

赏析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寒芦港·溶溶晴港漾春晖》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