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读书寄四弟墨》鉴赏

朝代:清代诗人:郑燮文言文:焦山读书寄四弟墨更新时间:2020-10-13
这篇文章选自《郑板桥集·家书》。写于公元1735年(雍正十三年)。信是寄给堂弟郑墨的。信中对那些“穷而无归”,削发为僧的广大僧侣寄予了同情,而对那些“杀盗淫妄,贪婪势利”的和尚和“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秀才们作了痛快淋漓的嘲讽。文章观点鲜明,直率真切,放言无忌,如见其人。
注释
①梅鉴上人:弥陀庵住持僧人。郑板桥两次客居泰州,都住在他这里。②海陵:县名,西汉时所置,明朝并入泰州。梅鉴上人的庙宇在这里。③狂客:作者自指。《清史·郑燮传》:燮“日放言高谈,臧否人物,以是得狂名”。钟鼓:指僧人礼佛诵经时所奏的乐器。比丘:梵文的音译,俗称和尚。
译文
海陵南郭很少有人居住,只见古树、斜阳和残破的佛楼。小路上笼罩着黄昏时的炊烟,篱笆旁的菊花细弱,秋天家家豆棚的叶子变黄。云山与我订立了再会的盟约,而在寺庙无情的钟鼓声中你将要终老一生。回头看自己留宿的房中,窗户黑糊糊的,冷风吹着窗纸发出飒飒飕飕的声音。

诗人郑燮资料

鉴赏作者郑燮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郑燮为扬州八怪重..... 查看详情>>

诗人郑燮作品: 《游白狼山·悬岩小阁碧梧桐》 《题半盆兰蕊图》 《秋荷·秋荷独后时》 《道情·邈唐虞远夏殷》 《弄潮曲》 《青莲斋联·从来名士能评水》 《踏莎行·无题》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瓮山示无方上人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