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常征君》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寄常征君更新时间:2020-03-09
《寄常征君》作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晚春,当时杜甫55岁,居云安(今重庆云阳)。这首七律的用韵方式是首句入韵仄起式。
⑴张远注:汉魏以来,起隐士谓之征君。另外,征君一词见于《后汉书·韩康传》:亭长以韩征君当至,方修道桥。
⑵空:犹徒然。
⑶傍:傍靠,投靠,例如“路难悠悠常傍人”(《九日》)。傍风尘,指常征君晚节不保,不再隐居,重新出仕。风尘,犹红尘、世俗之处。
⑷殊众:出众。仇兆鳌注:楚妃,比朝贵之得宠。但是清朝陈廷敬另有说法:楚妃,犹言宋子、齐姜、燕姬、越女,喻仕途中名位相轧,炫才嫉妒者。
⑸传说中丁令威在辽东成仙为鹤,因为辽东在海边,所以称为“海鹤”。这里指代常征君。该典出自晋陶潜(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过,集城门华表柱。阶前,暗含阶前趋走之意。《论语·乡党》中写到“没阶,趋近,翼如也”。晚唐李商隐也有诗“一生无复没阶趋”(《任宏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回京》)。鹤一向被认为具有仙风道骨,无所羁绊,是隐士高人的象征,但在这里却“鸣向人”,仿佛有所乞求。
⑹万事纠纷,指公事繁忙。绝粒:绝粮,见《后汉书》:范丹为莱芜长,遁居梁沛之间,所止单陋,有时绝粒,穷居自若。这句的意思是,工作很忙,但收入不高。
⑺羁绊,犹言束缚牵制。此句所写即所谓“吏隐”。继上四句对常征君表示惋惜后,五六句是对他的体谅。
⑻开州(今重庆开县)是常征君任职之地。

诗人杜甫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寄常征君》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