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怀沙》创作背景

朝代:先秦诗人:屈原古诗:九章·怀沙更新时间:2017-06-01
《九章·怀沙》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一般认为此诗作于屈原临死前,是诗人的绝命词。此诗历述作者不能见容于时的原因与现状以及南行的心情,为自己遭遇的不幸发出了浩叹与歌唱,希望以自身肉体的死亡来震撼民心、激励君主。全诗语句简短有力,颇有气促情迫之感,反映了诗人的实际感受与心境,在情感与表达形式上与诗的内涵浑然一体。
根据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遂自投汨罗以死。”此诗写作时间大约可以定位屈原临死前,是诗人的绝命词。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屈原流放中怀念长沙的诗作,大约作于到达长沙之前,而在《九章·哀郢》之后,是屈原决心自杀的预告。
注释
汩(gǔ)徂:急行。
眴(shùn):同“瞬”,看的意思。
纡轸:委曲而痛苦。
离慜(mǐn):遭忧患。鞠:困穷。
刓(wán)方以为圜(yuán):把方的削成圆的。刓:削。圜,同“圆”。
常度:正常的法则。替:废也。
易初:变易初心。本迪:变道。
章:明也。志:记也。
倕(chuí):人名,传说是尧时的巧匠。斵(zhuó):砍,削。
蒙瞍(méngsǒu):瞎子。章:文彩。
离娄:传说中的人名,善视。睇(dì):微视。
瞽(gǔ):瞎子。
笯(nú):竹笼。
鹜:鸭子。
臧:同“藏”。指藏于胸中之抱负。
瑾、瑜:均美玉。
委积:丢在一旁堆着。
遌(è):遇。
邈:遥远。
大故:死亡。
汩:指水流疾貌,或为水的急流声。
脩:长。
唫:同“吟”。此下四句据《史记》补入。
焉:怎么,哪里。程:量也。
错:同“措”,安排。
曾:同“增”。爰(yuán)哀:悲哀无休无止。《方言》:“凡哀泣而不止日爰。”
爱:吝惜。
类:楷式,法。
白话译文
初夏的天气盛阳,百草万木茂畅。我独不息地悲伤,远远走向南方。
眼前一片苍茫,听不出丝毫声响。心里的忧思难忘,何能恢复健康?
反省我的志向,遭受委屈何妨?我坚持我的故常,不能圆滑而不方。
随流俗而易转移,有志者之所卑鄙。守绳墨而不变易,照旧地按着规矩。
内心充实而端正,有志者之所赞美。工垂巧而不动斧头,谁知他合乎正轨?
五彩而被人暗藏,瞎子说它不漂亮。离娄微闭着眼睛,盲者说他的目盲。
白的要说成黑,高的要说成低。凤凰关进罩里,鸡鸭说是会飞。
玉与石混在一道,好与坏不分多少。是那些人们的无聊,不知道我所爱好。
责任大,担子重。使我担任不起。掌握着一些珍宝。不知向谁表示。
村里的狗子成群,不常见的便要狂吠。把豪杰说成怪物,是庸人们的口胃。
我文质彬彬表里通达,谁都不知道我的出众。我鸿才博学可为栋梁,谁都不知道我的内容。
我仁之又仁义之又义,忠诚老实以充实自己。舜帝已死不可再生,谁都不知道我雍容的气度。
自古来,贤圣不必同时,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夏禹和商汤已经远隔,就追慕也不能再世。
抑制着心中的愤恨,须求得自己的坚强。就遭祸我也不悔改,要为后人留下榜样。
像贪路赶掉了站口,已到了日落黄昏时候。姑且吐出我的悲哀,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尾声:
浩荡的沅水湘水呵,咕咕地翻波涌浪。长远的路程阴晦,前途是渺渺茫茫。
不断地呕吟悲伤,永远地叹息凄凉。世间上既没有知己,有何人可以商量。
我为人诚心诚意,但有谁为我佐证。伯乐呵已经死了,千里马有谁品评?
各人的禀赋有一定,各人的生命有所凭。我要坚定我的志趣,决不会怕死贪生。
无休无止的悲哀,令人深长叹息。世间混浊无人了解我,和别人没什么可说。
死就死吧,不可回避,我不想爱惜身体。光明磊落的先贤呵,你们是我的楷式!

诗人屈原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 查看详情>>

诗人屈原作品: 《九歌·湘夫人》 《九歌·东皇太一》 《九歌·礼魂》 《九章·涉江》 《卜居·屈原既放》 《九章·悲回风》 《九章·怀沙》 《九歌·河伯》 《九歌·少司命》 《大招

《九章·怀沙》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