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题万里江山图》鉴赏

朝代:元代诗人:卢挚古诗:六州歌头·题万里江山图更新时间:2021-01-28
此词着眼于长江的奇山秀水以及沿岸的有名的历史人物、故事传说。词人为画中描绘的长江景色所陶醉,恍若置身画中,畅游万里长江,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峰笔浪墨,一路写来,笔触有如长江之水,雄浑有力,一气呵成,化去了笔墨痕迹。
上片写画中长江上游的风物和人情。开篇二句化用杜甫诗句“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的诗意写雪山、岷山和峨嵋山,接着写到锦江、滟滪堆,以及各个支流的汇合,一路山水奇绝,或险峻,或浩渺,或辽远,均历历在目。继而神思激荡,遐想联翩,联想楚王梦遇神女的故事,还有优美的巴东民歌、楚地的舞蹈、宋玉赋中所描绘的图景、巫山神女的传说,以及《招魂》和《九辩》中所点染的风物、湘水洞庭的水神,丰富多姿的江山、风物、人情,让人应接不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下片写画中长江中下游的景物并浮想联翩。开端四句运用庾信曾乘兴夜游将笔触放到武昌、南昌,并通过设问的方式流露出词人高雅的情趣;紧接着四句抒写词人的感慨;再接着四句写到奇绝的当涂天门山;之后三句写到更为壮观的金山、焦山,并联想到古人骑鲸入东海的传说;最后三句顺势写到词人希望自己乘浮槎,直向织女星所在的银河飞去,遨游一番。或“痴”,或“愁”,或“恨”,情寄其中。
全词娓娓道来,描绘了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观和令人鼓舞的气势,夹杂呼神女、闻巴唱、观楚舞、邀宋玉、访巫娥、想湘灵、骑鲸背、访织女等插笔,并点缀云树烟萝、洞庭波浪,最后由实入虚写到乘槎入海、直上银河,自然奇观与文化“伟观”纵横交织,从神话人物、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从神仙世界到世俗世界,虚虚实实,古往今来,神幻迭出,内涵饱满,使得意境时而幽深,时而瑰奇,时而雄浑,变幻莫测;笔法虚实相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想象奇特,铺叙有致,笔致灵动,舒卷自如;气势起伏跌宕,雄浑豪健,构成一幅壮丽辉煌的完整画面。
《寿阳曲·山市晴岚》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曲子写傍晚小山村雨过天晴之后的美丽景色,描绘了晴岚、草店、晚霞、酒旗、山色等景象,表现了作者恬淡平和、向晚宁静的心态。全曲语言简练,色彩绚丽,层层描景,景象鲜明,堪称一笔一景,曲中有画。
山市晴岚,乃潇湘八景之一。潇湘,原指湘江与潇水在零陵的汇合处,后用以指湖南。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据孙楷第考证,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江西”(《元曲家考略》)。又,马致远八景小令之一的《寿阳曲·洞庭秋月》有“豫章城故人来也”之句,由此可知,这首小令写于作者由江西至湖南之时。

诗人卢挚资料

鉴赏作者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人。至元5年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 查看详情>>

诗人卢挚作品: 《蟾宫曲·京口怀古镇江》 《行农洛西题王居仁山堂春晓》 《行香子·社里诗人》 《岁旦后四日·揖云聊与许君辞》 《天仙子·半额淡妆鸾影翠》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清平乐·歙郡清明》 《宝陀寺·老子扁舟日暮回》 《题高登封所藏史丞相手帖》 《摸鱼儿·奉题雪楼先生鄂宪公馆岁寒亭诗卷

古诗《六州歌头·题万里江山图》的名句翻译赏析

《六州歌头·题万里江山图》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