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宿淮阳亭口号》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旅宿淮阳亭口号更新时间:2020-02-12
注释
⑴悠悠:思念的样子。
⑵旅思:羁旅的愁思。
⑶桂水:即桂江,西江支流,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诗人韶州(今广东曲江)人,故言“故乡临桂水”。
⑷渺:形容星空辽阔。
⑸晤(wù):遇,见面。
白话译文
日暮时分停留在荒郊野外,心中充满了羁旅的愁思。
我的家乡就在桂水流域,今夜却只能与天空中闪烁的星星相依相伴。
由野草想到自己渐渐老去,荒亭上不时略过的雁影显得更加孤寂。
一路走来也只能独自一人,姑且哼几声小调来调节一下自己的心绪吧。
“日暮荒亭上,悠悠旅思多。”点明他此次停歇的时间和地点。长途跋涉,此刻已是日暮时分,不得已停留在荒郊野外。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子来说,日落之时是最容易思乡的时刻,他恨不能当晚就与家人团聚,但却又无法实现,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苦。眼前,“亭”又是“荒亭”,没有人可以倾吐心中的苦闷,排遣愁绪,于是便借酒浇愁愁更多了。
“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交代故乡的位置,写出自己的心情。现在所处的位置离故乡已经不远了,却无法立即归去,恰似咫尺天涯。今夜注定不能入眠,只能与天空中闪烁的星星相依相伴了,此刻也只有它们才能明白“我”思归的心。作者透过它们寄予“我”对家乡、亲人的殷切思念。
“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作者捕捉到几个意象:“暗草”“华发”“空亭”“雁影”,处孤零零的荒亭,看日暮中的野草,想到自己渐渐老去,遥望空中越来越模糊的雁影,禁不住感慨自己的孤单寂寞:归途中无人与我为伴,而人生路上,风雨无数,坎坷无数,又没人能支持我继续前行。
“兴来谁与晤,劳者自为歌。”后方的好友已经远离,前方的亲朋还不能相见,即使有些高兴的事,也没有人能够分享。一路走来,艰难与困苦无数,空虚与寂寞交袭,也只能独自一人默默承担,姑且哼几声小调来调节一下自己的心绪吧。
羁旅劳顿,最易念家,更何况是夜宿在无人的荒亭之中。更何况是距离故乡已不远。“近乡情更怯”,本诗意象简单,语言朴实,但含义却很丰富,情感也很浓烈,感染力强。

诗人张九龄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张九龄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 查看详情>>

诗人张九龄作品: 《咏史·大德始无颇》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登古阳云台·庭树日衰飒》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 《郡内闲斋》 《照镜见白发》 《感遇·抱影吟中夜》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复往焉故有此作》 《感遇·孤鸿海上来

《旅宿淮阳亭口号》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