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纪行·雨》创作背景

朝代:现代诗人:谢觉哉古诗:南泥湾纪行·雨更新时间:2020-10-20
《南泥湾纪行·雨》是近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是《南泥湾纪行》中的其中一首。该诗描绘了南泥湾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开垦南泥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赞美之情。
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号召,到距延安90里的南泥湾进行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原来是一片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灌木丛生的荒山野岭,经过他们几年的艰苦劳动,开垦荒地27万亩,使此处变成了塞上江南,自给自足有余,还有力地支援了边区经济建设,为全国抗日解放区大生产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1944年8月5日到9月16日共42天,谢老与延安的一批老同志到此地参观、休养,写下了《南泥湾纪行》这组诗。
该诗构思新颖,精巧细致,景色独特,发人深思。诗人虽然身处南泥湾,却有了回到湖南故乡的实感,侧面地说明南泥湾已变成陕北的好江南了。八句诗难得六句对偶,自然贴切。首联中“沾”、“压”二字,处在关键处,雨点连绵,像沾在一起;阴云翻腾,像互相压挤在一起。颔联承云雨气象,远山被云掩盖,雨落河流二者声响相闻,“蚀”、“闻”二字准确已极,不可替换。下雨时节,锄草人白天披棉袄,避免淋湿,写当时生活上的艰苦;巡田入夜里举火被淋灭,写当时劳动条件十分简陋,这是南泥湾特有的景象,却十分形象地揭示出南泥湾人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末二句归结全诗,独出心裁,像是从全诗中跳出来,由“一日几阴晴”的自然变化,回想到自己美好的江南家乡。仔细品味,仍是题中应有之义,非大手笔不能这样大开大阖,九九归一。
该诗是作者在南泥湾之行中所闻、所见、所感而写下的诗篇。诗人没有去直接描写南泥湾大生产开始时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只是选取了他到南泥湾后的亲眼目睹的一些极富典型特征的细节和景物,多数是侧面,仅轻轻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陕北江南田园风景下雨图。

诗人谢觉哉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谢觉哉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查看详情>>

诗人谢觉哉作品: 《和林老自寿诗次韵》 《南泥湾纪行·偶题》 《慰问边防将士为解放军画报作》 《哭甘泗淇同志》 《在范亭处谈毛主席的思想方法》 《调寄望江南·忆应蕙兰》 《次韵答钱太微叟赠诗》 《访杏花村·逢人便说杏花村》 《南泥湾纪行·探梢沟》 《晨起偶成

古诗《南泥湾纪行·雨》的名句翻译赏析

《南泥湾纪行·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