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桃叶渡》鉴赏

朝代:清代诗人:郑燮古诗:念奴娇·桃叶渡更新时间:2020-10-13
《念奴娇·桃叶渡》是清代词人郑板桥创作的一篇怀古抒怀之作。
该词上片描写作者到桃叶渡的见闻,潺潺流淌的秦淮河与商贾云集、风花雪月的夫子庙、隐含着深邃的文化历史、看绿柳、红板,燕子等景色,凭栏观赏秦淮河中荡漾的画船、一番美丽的景象让作者流连忘返。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表达对良辰美景的喜爱之情。
该词下片首句用“究竟”二字引领,词由现实描写转而抒怀,写作者想到了古往今来的女子不在少数,桃叶如果不是有幸嫁给王献之,不可能扬名后世,西施如果没有嫁给夫差,也只能是默默无闻终老故乡,也不可能让众人称道她的美貌。该段流露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个人努力,更重要的也在于时机和机遇。
全词上片描写了桃叶渡的景色,下片转而借古抒怀,从现实景象萦回到古代的才子佳人,条理清晰,层次井然,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励志干番事业、大展抱负的愿望。全篇融情入景,浑然天成。是一首别具一格的怀古词。
曲折绵延的巷子,隐藏在春天古城的斜角、绿色杨柳的树荫里。赤白青黄相间的砖石砌成的围墙,外门映着清澈的溪流水。细雨里朦胧的箫声,斜阳中清脆的牧笛,一条小路横穿过开得熙熙攘攘的桃花李花。风吹花飘落,落花又被风吹起。 更加上处处可见的缲茧车,家家屋檐下的燕子,沿江风光真是美轮美奂!四月樱桃红遍了整个街市,雪片一样的刀切开刚上市的鲥鱼。淮水在秋天分外清澈,钟山在傍晚被彩霞染成紫色,耕地上闲放着一匹悠然自得的老马。这里一山一水都如此恬美,我将居住在这里直到终老。

诗人郑燮资料

鉴赏作者郑燮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郑燮为扬州八怪重..... 查看详情>>

诗人郑燮作品: 《游白狼山·悬岩小阁碧梧桐》 《题半盆兰蕊图》 《秋荷·秋荷独后时》 《道情·邈唐虞远夏殷》 《弄潮曲》 《青莲斋联·从来名士能评水》 《踏莎行·无题》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邺城·划破寒云漳水流》 《瓮山示无方上人

《念奴娇·桃叶渡》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