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寒催酒醒》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晏几道古诗:清平乐·寒催酒醒更新时间:2018-03-19
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词。写的是初别之夜的情况。小晏采用的是穿插交错的笔法,分别描写男女双方,对照鲜明而且灵活别致。“寒催酒醒,晓陌飞霜定”,开头两句,写的是“锦衣才子”西行之前,为了缓解离愁,在送别的酒筵上多喝了几杯,上路之后还是醉意朦胧的,直到次日凌晨,受到寒气的侵袭,才逐渐清醒过来,透过车窗向路边看去,大地上已经凝成一层白霜了,此时的景况与心情,恰好可与柳永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合看,两相参照,更可见词人文思的巧妙。
接下来的两句,写的是闺中佳人。初别之夜最为愁苦,所谓“悲莫悲兮生别离”,所谓“乍分离处最伤情”,说的都是初别的情况。小晏此词,只写了女主人的一个背影儿,作为衬托的是“残烛”、“斜月”,两句尾的一个“静”字,则是点睛之笔,于是,彻底的思念,无尽的愁绪,也就都包括在这悄然的孤寂之中了。下片四句是对离别时的追述,也是分写男女双方:才子离开家门,朝西出行,开始了“万重云水初程”;佳人则是“倚门相送”、“莺肠”寸断,不堪离别之苦。以后的境况,按时间顺序衔接,就又回到了上片四句,这正是此词在篇章结构上的突出特点。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是词人退隐山野之后写下来。当时金兵南犯,朝廷动荡,词人虽归隐田园,但仍心系家国的情怀。所以写下此词,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和对国事的忧虑之情。本词词意陡然曲折,情感再三转折,造成了词的峭骨和逸致,使其十分耐咀嚼。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卞山后写的作品。梦得随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兴初,被起为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府治在今南京市),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诸将得悉力以战,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抗金名将岳飞、张宪被冤杀,主战派受到迫害,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眼看强敌压境,边马悲鸣,痛感流年轻度,白发徒增,很想东山再起,歼灭敌军,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思欲效法前贤谢安而不可得了。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人晏几道资料

鉴赏作者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 查看详情>>

诗人晏几道作品: 《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 《浣溪沙·楼上灯深欲闭门》 《阮郎归·粉痕闲印玉尖纤》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 《清平乐·留人不住》 《公仪招观画·初约看花花已尽》 《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清平乐·心期休问》 《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古诗《清平乐·寒催酒醒》的名句翻译赏析

《清平乐·寒催酒醒》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