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吟·赠宏庵》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吴文英古诗:塞翁吟·赠宏庵更新时间:2018-03-28
《塞翁吟·赠宏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赠别词。此词上片写作者请友人归来赏菊,主要表达对丁宏庵的祝贺及称羡之意;下片空际转身,另换一境,纯以宏庵之妻的口吻娓娓道之,亦有规劝其不要抛弃糟糠之妻之意在。全词的主旨是劝友人归隐,为赠别词的妙篇。
此疑为宏庵新量珠(即纳妾)之作。
“草色”两句。言宏庵官运亨通,胸上佩戴着新的宫制绶带,跨着骏马在大街上夸官。“好花是”三句,以花喻人,点明宏庵是晚岁发迹。言宏庵像珍稀花卉一样,时间越晚,就越是开得鲜艳。又好比是深秋的晚菊,在百花萧瑟时却能一枝独放,占尽香艳风光。此亦为暗喻宏庵晚年又得一妾。“黄帘”两句,回叙宏庵未官之时,似帘外萧萧西风吹打下的黄花般清贫生活,如今思来犹如梦幻。词人说:你守着孤灯在寒窗下攻读,经过几度秋风,才赢来现在的春风得意之日。“叙往约”三句,是词人赠宏庵的贺辞。词人说:我俩曾经相约,发迹后一起到桂花宫中欢聚。现在你不但“蟾宫折桂”,而且还“别剪珍丛”即新纳一妾。从这儿也可知丁、吴两人是无话不说的多年老友了。
“雕栊”三句起,是词人代宏庵之妻立言。三句言宏庵离家赴仕,他的妻子从雕花的窗隔中望着夫君渐行渐远。丁妻在家中因思念宏庵之故会日渐消瘦,她祈祷着:夫君不要因为功业已成而见异思迁,被那些浓妆艳抹的吴娃所迷惑。这实是梦窗讽规朋友的善言。况周颐《蕙风词话》评论:“‘心事称、吴妆晕浓’七字,兼情意、妆束、容色。梦窗密处如此等句,或者后人尚能勉强学到。”可见梦窗炼字句的功力确是不凡。“向春晚”三句。言丁妻想起过去一个春夜,宏庵写成了《闺情赋》,又想到宏庵写好了国书将要上呈皇上之时,夫妻俩是共同欣赏,共同庆贺,夫唱妇随,眉目传情,真是恩爱非常。“归来”三句,是代言,也是祝辞。言丁妻多么希望夫君能尽快衣锦荣归,夫妻俩就可以共饮美酒,庆贺夫君衣锦荣归。到那时夫妻俩还可以在闺房中亲亲热热,或许还可以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富贵儿。结句“莲卸新蓬”,就是含有祝生贵子的意思。
梦窗词章法上善于回环穿插,时空交错,令人目眩心迷。贬之者认为作者依靠辞藻堆砌,没有脉络;褒之者认为吴词不仅绵丽,而且脉络井井。关键在于他在词意转折提顿的地方不以虚字显明,而是“用实字或静辞,以为转接提顿者,即文章之潜气内转法。”(《蕙风词话诠评》)。此词上片写请友人归来赏菊,下片空际转身,另换一境,叙事繁多,几乎一句一事,都是设想之笔,各事之间,又均无转折提顿的虚字,而且各事又用典故、丽语,初读难免会产生王国维所谓的“零乱碧”的感受,但细细研读,就可感知他在时空交揉中又用了“潜气内转法”,全词的脉络还是井然有序的,就如夏敬观所说的“外涩内活”。词中所有那些设想之景,正是词人真实心声的流露。破坏了时空的常规,却使心灵显得越发自由,自我意识也显得更为强烈了。词中那些“草、紫陌、菊花、秋风、酒、莲蓬”等意象从感官上看就已是美不胜收,当仔细阅读,理清了各事物之间紧密连接的关系之后,就愈发能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款款情谊了。前后句之间虽然都以实字转接,但前后情景之间的联系却是完全按照作者内心的流程泄露下来。

诗人吴文英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 查看详情>>

诗人吴文英作品: 《探芳新·九街头》 《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 《还京乐·黄钟商友人泛湖命乐工以筝、笙、琵琶、方响迭奏》 《一剪梅·赠友人》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花心动·郭清华新轩》 《扫花游/扫地游·春雪》 《喜迁莺·甲辰冬至寓越儿辈尚留瓜泾萧寺》 《祝英台近·上元》 《高阳台·风袅垂杨

古诗《塞翁吟·赠宏庵》的名句翻译赏析

《塞翁吟·赠宏庵》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