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柳·赠歌者》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晏殊古诗:山亭柳·赠歌者更新时间:2018-03-21
《山亭柳·赠歌者》是北宋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赠人之作,词的上片通过描写红歌女年轻时的盛况,反衬出年老的失意,下片描写歌女年老色衰后所遭逢的冷遇,抒发词人对她的无限同情。全词通过一个歌者年老色衰遭遗弃的悲惨命运,道出封建社会千千万万被玩弄、遭遗弃的歌女艺妓的共同心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且迂回地表达自己遭贬谪外放激动的不平的心情,格调激越悲凉,别具一格。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秋,晏殊以观文殿学士知永兴军。皇祐五年(1053)秋,自永兴军徙知河南,这首词即作于此数年间。晏殊十四岁以神童应试,皇帝赐他同进士出身,官至宰相,平生仕途顺利。晚年反而遭到政治挫折。被罢免宰相职务,到州郡做地方官吏。他曾经到过永兴军,就是现在陕西咸阳一带。所以有人推测,“家住西秦”,“数年来往咸京道”,很可能是知永兴军时所作。此时的晏殊年过六十,被贬官多年,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抑制,假借歌者之名一吐心中的抑郁之情。
注释
山亭柳:词牌名,双调七十九字,上片八句五平韵,下片八句四平韵。
西秦:今陕西一带,古属秦国。
赌:这里是依仗某种技艺取胜之意。博艺:指歌舞才能全面。
花柳:指歌楼妓馆。
斗:比赛,争胜。尖新:新颖,独出心裁。
念奴:唐代天宝年间著名歌女。
高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响入云霄。《列子·汤问》说古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遏,止。
蜀锦:出自蜀地的名贵丝织品。缠头:演出完毕客人赠予歌女的锦帛。
负:辜负。
咸京:指作者被外放的秦地一带。
冷炙:残菜剩饭。漫:枉,徒然。销魂:伤心,神伤。
采:选择,接纳。
阳春:即《阳春曲》,战国时楚国的高雅歌曲。
白话译文
我家住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
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诗人晏殊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 查看详情>>

诗人晏殊作品: 《张太傅生日诗》 《菩萨蛮·高梧叶下秋光晚》 《句·澹澹梳妆薄薄文》 《古瓦砚诗·已恣玉锋磨藓骨》 《少年游·重阳过後》 《采桑子·红英一树春来早》 《上巳赐宴琼林与二府诸公游水心憩于西轩》 《转运度支得青州资政黄素书韩吏部伯夷颂许昌相以以诗跋尾遂为七言因而寄及谨用拙篇纪咏》 《少年游·芙蓉花发去年枝》 《踏莎行·祖席离歌

古诗《山亭柳·赠歌者》的名句翻译赏析

《山亭柳·赠歌者》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