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答人》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齐己古诗:山中答人更新时间:2017-05-31
注释
①谩:浮夸虚妄。
②苦吟:反复吟诵,用心雕琢诗句。
③拙朴:粗糙、质朴。
作品译文
莫说我已享有诗名,我何曾为诗而费神。
诗句忽来算它有意,诗兴已过我即无心。
夏月伴我深山长住,冬霜独寻寺院安身。
老友喜爱我诗质朴,时将诗篇寄来山林。

出家本应六根清净,禅寂更要无心无意,可是中唐以后,有许多的禅僧同时又是诗人,有禅门的高致,亦有诗坛的高名。齐己该诗,表现了他对于诗与禅的态度。“谩道”一词,首先表示人传其诗名并不符合他自己的本意,他对于诗名也漫不经心。齐已诗见于《全唐诗》有812首,不仅在诗僧中算数量较多者,在整个唐代诗人中,产量亦颇丰,但他表明:他从不苦吟诗歌,这一点区别于贾岛。对于作诗是否有碍于禅道,禅门中一直有争议,如果作诗苦吟则是起心用心,是害于禅道的。齐己作诗,全凭诗兴,而诗兴仿佛是身心之外物。诗兴来了,将诗写下;诗兴已去,则不追不寻。这也是一种无心的境界。当然,这种境界只有既有诗才又有禅智者方可达到。作诗既然不用心,则参禅修道是作者生活的全部内容。言“夏月”,言“霜天”,实际是说长年累月皆如此;言山林长往,言寺院独寻,即是说独处静修。“我”之神情如此,人若爱其形迹,“我”又奈其何。友人寄来诗篇,只不过寄给了一片空林。他的赞美,他的喜爱,激不起浪花与涟漪。这就是齐己答友人,他也希望读者把这回答看作空谷回音,过即无心。这表现了一位禅者对诗歌的态度,颇似一位诗僧的辩护词。

诗人齐己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齐己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 查看详情>>

诗人齐己作品: 《访自牧上人不遇》 《谢丁秀才见示赋卷》 《水边行·身著袈裟手杖藤》 《谢人惠丹药·别后闻餐饵》 《谢重缘旧山水障子》 《谢主人石笋·西园罢宴游》 《谢灉湖茶》 《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写法华经》 《宿简寂观·万壑云霞影》 《怀金陵知旧·海门相别住荆门

古诗《山中答人》的名句翻译赏析

《山中答人》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