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更新时间:2018-01-05
这是一首送别词,是送施枢密圣与帅江西的。全词紧紧围绕从“枢密”到“江西帅”这一主轴展开构思描叙,不即不离,而又若即若离,腾挪变化,曲折委婉,饶有韵致。词的上片写其帅江西。开头两句写其离开枢密之职。作者不说他由枢密院出任江西安抚使,而说相公对“台鼎”的高级职务感到厌倦,“要伴赤松游”,和张良当年功成身退一样,很有点看破红尘,厌恶仕宦的气味。一起笔,便把施圣与置于高士、达者的位置,为全篇描写定下基调。“高牙”二句写其离京东下的威势。这是“相公”句的拓展与延续。
因为他是枢密,原先官居“台鼎”之职,故其出行时,前有“高牙”“笳鼓”开道,后有“万貔貅”护卫,前呼后拥,何等显赫,哪里有“伴赤松游”的样子。“试问”三句承“要伴”句而发,询问有无高卧东山之意。这三句运用谢安“屡违朝旨,高卧东山”和“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两个典故,问“东山风月”和与亲友别的哀伤,能否把他留下,不去江西南昌赴任。答案是否定的。徐孺子,江西南昌人,躬耕食贫,不应征辟,被时人目为高士。南昌著名景物为滕王阁,王勃《滕王阁》诗说:“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孺子”二句综合运用上述典故,言南昌为人文荟萃之地,闲云潭影,悠悠经年,是非常令人向往的。古人说,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作者不直言其帅江西,而使用徐孺子和滕王阁加以点化,暗示其出任江西安抚使之职,含而不露,令人神驰。词的下片写对施圣与的希望。前五句言其为奇人奇事。这里用了信州的两条谶语。
一条是词题所引“水打乌龟石,方人也大奇”,“方人也”合为“施”字;言水打乌龟石的时候,施家将出人才,正应在施圣与身上;另一条是“水打乌龟石,三台出此时。”(见前《渔家傲·为余伯熙寿……》)们言水打乌龟石时,此地要出位列“台鼎”的人物,出黑头公,也应在施圣与身上。这三句照应开头,点明了施圣与位至三台的原因,这虽然带有迷信风水的色彩,但不必过于认真,只是利用当地一些传说,为词的创作增加一些地方色彩和神秘气氛而已。“金印”二句写其光辉前程。“画栋”句运用《滕王阁》诗,映带其帅江西的仕宦生涯;“金印沙堤”写其入朝为相。一为朝廷重臣,一为地方大员,但作者认为都不值得留恋,应“一醉早归休。”那么,作者对他的期望是什么呢?“贱于亲再拜,西北有神州”,希望他不要忘记中原业已沦陷,要致力于抗金北伐,收复失地。作者采用了“卒章显其志”的写法,把上述一切高人逸士,高官厚禄,统统集中起来,作为末二句的衬托,使末二句的确有“四两托千斤”之力。
《山鬼谣·问何年》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上阕写极静的意境,突出了雨岩环境的无比幽静,又透露了词人对纷扰、龌龊现实的厌恶。下阕用极动的景象,抒发词人长期被压抑被钳制的心声,突然爆发出最激越的声响。这首词写得诡异奇特,与石之“怪甚”十分相称。词把写景合咏物揉合在一起来抒情言态。由于寓意深刻,感情炽热,形象生动,渗透着对国家兴亡和作者本人身世的感慨,所以读后感到有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辛词中不乏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公元1186年,他写了《水龙吟·题雨岩》,词前小序说:“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这首词 已经把洞内的景色作了淋离尽致的描绘,但写完后意犹未尽,他看到雨岩洞前有一块怪石,引起了他另一番冥思遐想,接着又写了这首《山鬼谣》。与前代山水诗人不同的是,辛弃疾的山水词不仅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更重要的是他富于想象,赋予大自然以人格,同时又兼有磅礴的气势,本词 就是一例。

诗人辛弃疾资料

鉴赏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古诗《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的名句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