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妓二首其一》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王勃古诗:铜雀妓二首其一更新时间:2020-02-13
注释
铜雀妓:原指曹操的歌舞伎,后成为古乐府曲调名,也叫《铜雀台》。铜雀,原名榭台,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建造,台上有铜铸大雀。据《邺都故事》记载,曹操命其子将其葬在邺之西岗,妾妓都住在铜雀台上,早晚设酒食祭奠,每月初一、十五在灵帐前奏乐祭礼,诸子也经常登台瞻望西陵墓田。
金凤:台榭名,疑为“金虎台”之误。
漳河:浊漳河,在当时河北道相州邺城北面。
君王:指曹操,曹操曾受封魏王,死后追为武帝。
台榭:土高者为台,有木者为榭。平生:往常。
何就:能成什么事?也就是有什么用处的意思。
歌梁:《列子》有这样一段记载:古歌女韩娥到了齐国雍门,以卖唱混饭吃。后来她离开了雍门,可是人们感觉到她的歌声还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歌梁”出于这一故事。这里实指舞庭。俨(yǎn)然:庄严的样子。
西陵:指曹操的墓地。松槚(jiǎ):松树与槚树,这两种树常栽植于墓前。
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代指铜雀妓。
白话译文
金凤台紧挨着铜雀台,邺城面对着浊漳河。君王已死,现在没有地方可寻了,而这里的亭台楼榭却依旧是那个样子。当年的歌舞席和那未倾倒的歌梁还有什么用呢?西陵里的松树槚树那样苍冷,谁明了铜雀妓的愁情?
王勃的《铜雀妓二首》是“裁乐府以入律”的。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歌妓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在其中,诗人对终身被幽禁于深宫的歌妓的不幸生活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情思愁苦,格调沉郁。
第一首诗看似写铜雀台,实际上是写生活在铜雀台的人们,写威武一时的魏武帝,写曾经在魏武帝面前笙歌艳舞的歌妓们。前四句先是交待铜雀台的地理位置,气势壮阔;接着用人与物构成鲜明对比,流露出深沉的人世沧桑的感慨。颈联用物与物作对比,“舞席”已不复存在,曾经舞影翩翩、轻歌阵阵的场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有房梁——过去场面的见证物还没有倾塌。上一句描写昔日的繁华场面,下一句叙述眼前的凄清冷景,有人去楼空、转瞬即逝之感。最后引发深深的感叹,感叹生活在深宫歌妓的悲惨命运,她们才是最令人同情的。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分别构成对比,人与物对比,物与物对比,在回忆过去繁盛与热闹之中展现眼前的衰败与冷寂,艺术效果非常明显。

诗人王勃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 查看详情>>

诗人王勃作品: 《秋江送别二首其一》 《重别薛华·明月沈珠浦》 《题九江英烈庙》 《春日还郊·闲情兼嘿语》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白下驿饯唐少府》 《山亭夜宴》 《泥谿》 《江亭夜月送别》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铜雀妓二首其一》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