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赦·去岁投荒客》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沈佺期古诗:喜赦·去岁投荒客更新时间:2020-02-18
注释
①投荒:指神龙元年(705年)诗人被流放之事。客:指诗人自己。
②肆眚(shěng):宽赦罪人。
③律通:法律得通,即得以按律甄别冤假。
④盆举:指举盆以承接雨露。
⑤青衣:指报赦的官吏。唐代八、九品官员服青色。白衣:旧指受处分官员的身份。这里是诗人自指。
⑥合浦:汉郡名,西汉治所在广东海康县,东汉治所在广西合浦县。古时传说合浦县有种大树叶,人坐其上能随风一夜飞渡到洛阳。
白话译文
我去年被流放到荒远之地,今年春天又因遇赦可以回去。
能够按照法律平反错案,就算在幽深的谷底都感到温暖,举盆以承接雨露,竟迎来太阳的光辉。
大喜之气将替换消除寃屈不申的郁气,报赦的官吏也将消息传给了我。
我想要借用传说中神奇的合浦叶,马上就飞回洛阳去。
此诗首联起句的“去岁投荒客”点明了诗人是去年被流放的。次句“今春肆告归”,点明遇赦的时间和原因。首联虽是叙事交待,但字里行间饱含着经历辛酸和遇到赦免的悲喜交加的情感。
颔联直抒胸臆,表明世间有公正的存在,法律尚没有废止,自己应该得到平反。自己举盆想要得到一点儿雨露,竟然迎来太阳灿烂的光辉。他在岭南期间非常绝望,忽收赦书的喜悦让他感到乌云尽散的豁亮。诗人运用“律通”“盆举”两词,铿锵有力、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遇赦之时的兴奋之情。
颈联描述诗人自己的复杂心情。“喜气迎冤气”是放免的大喜之气将寃屈不申的郁气替换消除,此处仍流露着对蒙冤的愤愤不平。“青衣报白衣”写这次报喜不是考中进士时的报喜,虽也是大喜,但他这个流放之人得讯于一个青衣,心中多少有些悲凉。
尾联表现了诗人即要回乡的急切心情。诗人在这里要借用传说中神奇的合浦叶一夜间就飞回洛阳,既有归心似箭之意,又有喜悦万分之情。
在诸多叙事抒怀的诗作中,此篇有其特别意味。不仅因为诗人矫健优美、意境旷远的表达手法,其痛苦无望中突遇大喜时的欣乐激情更是此篇得能一气流转、气势飞扬的主要原因。

诗人沈佺期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 — 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 查看详情>>

诗人沈佺期作品: 《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 《初达驩州·流子一十八》 《王昭君·非君惜鸾殿》 《夜泊越州逢北使》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和洛州康士曹庭芝望月有怀》 《被弹》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送韦商州弼·会府应文昌》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

《喜赦·去岁投荒客》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