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游洞记》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刘大櫆文言文:游三游洞记更新时间:2018-08-06
《游三游洞记》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创作的一篇记游散文。这篇散文第一段,写从夷陵州到三游洞途中的情况。第二段写三游洞的景致。第三段,叙述历代名人游洞的情况,交代三游洞得名的由来,说明自己得以游三游洞的原因。第四段,论述人和物都有“幸”和“不幸”,说明三游洞“美好不外见”的原因,并表示出无限感慨。这篇散文有记有叙,叙议结合,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这篇散文作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是作者游览了三游洞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注释
1.三游洞: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因白居易同元稹、白行简三人曾同游这个山洞而得名。
2.夷陵:州名,即今湖北省的宜昌市。
3.州治:夷陵州的治所所在地。
4.濒(bīn):靠近。
5.下牢:关名,蹄朝以前夷陵郡治所在地,在今宜昌市西北。
6.舆(yú):指车,有时也指轿。
7.里许:里多地,许,表示约数的词。
8.汤(shāng)汤:形容急流发出的声音。
9.崖:山石或高地陡立的侧面。
10.循:顺着。
11.仄(zè)径:狭窄的小路。
12.穷山之颠:走到山顶。穷,尽,走完。颠,即巅,山顶。
13.缒(zhuì):意思是用绳子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14.伛(yǔ)俯径石腹以出:弯腰低头从大石下边走出。伛,弯腰。俯,低头。
15.豁(huō)然:开阔的样子。
16.平旷:平坦开阔。
17.穹起:高起成拱形的。
18.广:宽,宽度。
19.屹立:象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20.楹(yíng):原指堂屋前的明柱,后用来作计算房屋间数的单位,一间叫一楹。如三楹之室,好象三间房屋。
21.堂:厅堂,正室。
22.别馆:客馆。
23.扣:同“叩”,敲,敲打。
24.突立正方:高高地立在正中间。
25.撞:撞击,敲打。
26.浩歌:大声歌唱。浩,大。
27.泠(líng)然: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28.寻:量词,古代八尺叫一寻。
29.薪采者;即采薪者,打柴的人。
30.行歌:边走边唱。
31.缕缕不绝:形容歌声连续不断。
32.昔:从前。
33.白乐天:即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34.元微之:即元稹,唐代诗人。
35.知退:白行简的字。白行简,唐德宗贞元末年进土,官至左拾遗,主客郎中。
36.会于夷陵:在夷陵相会。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从扛州动身到忠州去上任,白行简同行;这时元稹也离开通州沿江东下到虢州赴任,三人在夷陵相遇,一起到下牢戍附近的山洞游玩,并给这个山洞起了“三游洞”这个名字,白居易还写了一篇《三游洞序》。
37.欧阳永叔:即欧阳修(1007~1072年),宋代著名文学家。
38.履(lǚ):踏,行。
39.自顾而嘻:自己看着自己笑丝。嘻,喜笑的样子或声音。
40.偕:共同,在一块。
41.学使陈公:捐提学陈浩。学使,即提督学政,掌管全省学校师生考核,升降料务的官员。陈浩,字紫澜,雍正进士,乾隆十八年(753年)被任为湖北提学,主管湖北学校事务。
42.其:同“岂”,有难道的意思。
43.邪:同“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44.赫然:非常显赫令人惊异的样子。
45.显:显现。
46.穷幽陟险:游尽幽深僻静的山谷,攀登上险峻的山岭。陟,登高。
47.适去适来:随时往来。适,恰好。
48.通都:四通八达的都会。
49.大邑(yì):大的州郡。
50.踵(zhǒng):脚后跟。
51.顾:但,但是。
52.遐(xiá):远。
53.亲炙(zhì)其光:亲自领略它的风光。亲炙,原指亲自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这儿指亲自观赏某种景物。
白话译文
从夷陵州的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走陆路二十里,靠近江的南岸,就是所说的下牢关。路很窄,走不了,便下车上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听见两崖之间传出“汤汤”的流水声。于是又下船走陆路,顺着窄窄的小路曲折上山,直至山顶,就又从上面用绳子从高处滑下。下面的土地渐渐平了,有一块大石头挡在路中,便弯着腰从石头下面过去。一出去便见开阔的平地,有一个石洞隆起,高六十多尺,宽约十二丈。两根石柱屹立在洞口,把洞口分为三个门,就像三室的房子一样。
中室像客厅,右室像厨房,左室像招待宾客的住所。洞中有一块下垂的钟乳石,敲它就会发出像钟声一样的声音。左室外有一块小石突出,形状规则,敲它就会发出像磬声一样的声音。这地方还有些石头杂着土,撞它就会发出“逄逄”鼓音般的声音。后面还有一块石头像床,可以坐。我与几个朋友在洞内大声放歌,声音轰响,就像是钟磬等乐器加大了我们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条深溪,水声清越,就像是从地底传出来一样。深溪两岸,是高达千寻的山壁,下面还有小路,山中樵夫背着柴边走边唱,歌声缕缕不绝于耳。
以前白乐天(居易)从江州司马升为忠州剌史,他的好友元微之恰好从通州将回北方,乐天携同弟弟知退,和元稹在夷陵相会,喝酒喝得十分高兴,流连忘返不忍离去,所以一起来此洞游玩,洞因为这三人而得名;后来,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两个人都因为被排斥贬官,相继来到此洞,有的还写了诗文来记这件事。我想到自己,不禁笑了,是谁排斥我吗?是谁把我贬到这里的吗?和我一起来游玩的,有学使陈公的儿子伯思、仲思。我不是陈公,即使想来这里,也没有上面说的那些原因,而陈公因为公务不能一起来。但是就算他来了,到底是有幸还是不幸呢?
像乐天、微之这样的人就是世俗所说的高人,地位显赫,名重一时,所以凡是他们足迹经过的地方,都流传后世,而且那个地方也因为那些人出名。像我这样的人,即使走遍幽奇险峻的山水,和虫儿鸟儿来来去去又有什么不同呢?山川之美,如果是在交通方便的大城市,那么喜好游玩的人就会争先恐后地去游玩。然而把它放在荒远偏僻的地方,美好的风景就不能显现出来,人们也就不能亲自前来领略它的美好风光。唉,这哪里是一个人的不幸呢?

诗人刘大櫆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刘大櫆

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20多岁以布衣入京,方苞见到他的文章,极其叹服说:如苞何足..... 查看详情>>

诗人刘大櫆作品: 《送张绣枫·君家住近姑苏台》 《题张少仪望云图》 《寄翁兆溱·年少高才始发硎》 《论文偶记》 《登龙山·夙昔负山居》 《题罗生画石扇面为张碇山》 《张约夫刻石歌》 《送姚姬传南归序》 《梧树行·金谷洞口梧十寻》 《春日·辛夷零落海棠残

《游三游洞记》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