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更新时间:2017-03-16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月夜出行景色,怀念远方的亲人朋友。开头部分写景,景色清雅,优美如画;接着触景生情,愈写愈悲;结尾二句直吐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全诗用笔有如行云流水,神奇而富有情趣。
崔宗之,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为他画过像:“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潇洒英俊,皎如玉树,豪饮狂放,傲岸不羁,性格与李白有相近之处。他是吏部尚书、齐国公崔日用之子;袭父封,好学,曾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开元末官右司郎中侍御史,博宽有风检,与李白、杜甫以文相知。查《全唐诗》,存其诗仅一首,而这首诗恰好是赠送给李白的,诗写道,在“凉秋八九月,白露空园亭”之时,他“思见雄俊士,共话今古情”。李白来了,相见恨晚,“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担囊无俗物,访古千里余。袖有七首剑,怀中茂陵书。双眸光照人,词赋凌《子虚》。酌酒弦素琴,霸气正凝洁。”把李白的形象描绘得如此活脱生动,足与同杜甫媲美。“平生心中事,今日为君说”(《赠李十二》),他把李白视为推心置腹的知己。崔宗之先李白而逝,李白《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云:“一朝摧玉树,生死殊飘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没。惟传《广陵散》,但哭邙山骨!”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极深厚。这首《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是诗人在江南时怀念崔宗之的作品。
注释
⑴崔宗之:杜甫所咏“饮中八仙”之一,是李白好友,开元二十七年(739)左右任礼部员外郎。
⑵飘飘:一作“飘摇”。
⑶萧飒:稀疏,凄凉。
⑷舻:船前头刺棹处。
⑸挂席:扬帆。
⑹碧山:青山。
⑺星河:银河。
⑻流水:流逝的江水,亦比喻流逝的岁月。
⑼蕙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
⑽菱歌:采菱之歌。
⑾瞰(kàn):俯视。
⑿离忧:即“罹忧”,遭忧之意。[1]  [2-3] 
白话译文
凛冽的江风飘摇而起,吹得江边高树秋声萧瑟。
登上船头只觉清夜景色佳美,扬帆起航小舟前进。
舟上只见月儿随着碧山回转,水与青天相合而流。
晃晃悠悠仿佛行往遥远的星河,只觉得云压树林幽暗一片。
眺望归路水流浩荡,眺望前程逝水滔滔。
徒然悲伤蕙草衰歇,又听那采菱之歌满含哀怨。
曲折的江岸掩迷了后边的渡口,明亮的沙滩看见前边的小洲。
思念您啊又不可相见,眺望远方徒然增加离别的情怀。

诗人李白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