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寇准古诗: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更新时间:2018-04-11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是宋朝大臣寇凖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江南春日黄昏的那种迷离艳冶之美,抒发了诗人面对春水而涌起的绵绵愁情。此诗蕴藉空灵,情韵悠长。
此诗写江南景物,但并非作于江南。考寇凖一生行迹,无论是出仕前还是为官后,几乎都是在北方活动,取最广义范围的“江南”,他也仅仅去过两次,而其中一次尚有疑点。确切的一次是其晚年失势遭贬,自道州一直南贬至荒僻的雷州;存疑的一次为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在知风翔府任上曾因公事出差入蜀,返回途中曾路经金陵。王晓波在《寇凖年谱》中推测,寇凖此次出差线路,当是从阆州顺嘉陵江、长江而下直至金陵。寇凖这两次江南之行,晚年的南贬始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七月,贬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其后八月贬安州(治今湖北安陆),同月再贬道州(治今湖南道县),由此推断,此次过江应在七、八月之间;而咸平四年的出差,入蜀时已入秋,而从他在金陵时所作的《金陵怀古》诗(中有“夜来榆塞雁,叫断石灰秋”之句)来看,其时间已到深秋。
此诗中所描绘的春景,显然与寇凖两次江南之行的节令明显不和。因此此诗不可能是“写眼前景,道眼前物”。实际上,寇凖这首诗,显然深受南朝齐梁间诗人柳恽《江南曲》的影响。《江南春》的创作大概是这样的:寇凖虽没有亲身体味过江南春景,却从柳恽“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中得到灵感和启发,于是将“江南春”这同一个题材分写为两形,创作出一诗一词,诗为《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词为《江南春·波渺渺》。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https://www.gushilai.com/gushi/zhuisiliuyuntingzhouzhiyongshang54.html
注释
⑴柳恽:南朝齐梁间诗人。汀洲之咏:指柳恽创作的乐府诗《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遗妍:犹余美。南朝宋鲍照《舞鹤赋》:“态有遗妍,貌无停趣。”
⑵杳(yǎo)杳:指江水的深暗幽远。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⑶白蘋(pín):蕨类植物,多年生浅水草本,开白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蘋乃四叶菜也,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其茎细於莼莕,其叶大如指顶,面青背紫,有细纹,颇似马蹄决明之叶,四叶合成中拆十字,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蘋。”
⑷汀洲:水边的平地。《楚辞·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⑸柔情:范雍《忠愍公诗序》作“愁情”。
白话译文
江面上水波渺茫,远望好似烟雾笼罩;江水浩渺,迢递不断,如同远隔千里。一阵东风,吹来缕缕白蘋清香。夕阳西下,我站在水边平地瞭望,面对一江春水,心中陡然涌起无限愁绪,这绵绵柔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

诗人寇准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寇准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 查看详情>>

诗人寇准作品: 《杜陵·燕有情还至》 《水阁夜望书怀》 《秋·自古名高众毁归》 《初夏雨中·绿树新阴暗井桐》 《雨中书事·一雨起前浦》 《春日怀张曙》 《邺中和崔迈著作》 《春日登楼怀旧》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 《寄漳川隐士·慵趋大厦恋山薇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