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薛瑄 > 游龙门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龙门记

朝代:明代作者:薛瑄更新时间:2018-07-31
出河津县西郭门(2),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层峦危峰,横出天汉(3)。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4),至是,山断河出(5),两壁俨立相望(6)。神禹疏凿之劳(7),于此为大。
由东南麓穴岩构木(8),浮虚架水为栈道(9),盘曲而上(10)。濒河有宽平地(11),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12)。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13)。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14),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15),形状毅然(16),若壮夫离立(17),相持不相下。
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18),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19),甃甓为之(20)。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21),三面临激(22),石峰疑若摇振(23)。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24),开阖晦明(25),倏忽万变(26)。西则连山宛宛而去(27);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28)。南望洪涛漫流(29),石洲沙渚(30),高原缺岸(31),烟村雾树,风帆浪舸(32),渺然出没(33),太华,潼关,雍、豫诸山(34),仿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35),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36),上置井床辘轳(37),悬繘汲河(38)。凭栏槛,凉风飘洒,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39)。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余步,至右谷,下视窈然(40)。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41),上横老槎为桥(42),蹐步以渡(43)。谷北二百步,有小祠,扁曰“后土(44)”。北山陡起,下与河际(45),遂穷祠东(46)。有石龛窿然若大屋(47),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48),若肝肺,若疣赘(49),若悬鼎(50),若编磬(51),若璞未凿(52),若矿末炉(53),其状莫穷(54)。悬泉滴石上(55),锵然有声。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56),侧者,立者;若床,若几(57),若屏;可席(58),可凭,可倚。气阴阴(59),虽甚暑,不知烦燠(60);但凄神寒肌(61),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62)。东南山腹有道院(63),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64),亦可以眺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65)。
时宣德元年丙午(66),夏五月二十五日。同游者,杨景瑞也。

薛瑄资料

游龙门记作者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查看详情>>

薛瑄古诗代表作品: 《发通津驿·五色天书出禁中》 《过德州·山东一别十馀秋》 《武陵晓泛》 《简张都宪·藉藉朝端有盛名》 《东平行台有竹翳于恶木荒草命仆芟治嘉植乃遂诗以纪之》 《五盘山·五盘何艰哉》 《过武功县·持节西来过武功》 《斋宿杂咏·霜竹风寒夜向深》 《长沙四咏·江城卑湿少尘埃》 《效竹枝歌·杨柳昽昽天欲明

游龙门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薛文清公集》。这是一篇具体记述龙门胜迹及特点的游记。作者是河津人,龙门是他家乡的名胜古迹,所以写来亲切有情。他又是清正律己的理学家,而龙门是三代圣君夏禹治水的主要治绩,所以文中“悚肃思德”。这就构成该文的思想特点,突出夏禹凿龙门以通黄河的劳绩和后世缅怀夏禹德泽的敬意,突出龙门的形胜奇险和...'

查看详情>>

注释(1)龙门:即禹门口,在今陕西韩城东北、山西河津西北,黄河两岸峭壁,河流奔泻直下。黄河两岸都有龙门山。该文所写为河东的龙门山。(2)河津县:即今山西河津市。西郭门:西城门。(3)天汉:银河。这句形容龙门山高而广。(4)大河:黄河。(5)山断河出:谓龙门山在黄河处中断,河水从断口流出。(6)俨(yǎn)立:森严而整齐地立着。(7)神禹:即夏禹。传说夏禹曾奉虞舜...'

查看详情>>

文言文《游龙门记》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左仲郛浮渡诗序》 - - 姚鼐 - - 独吾郡潜、霍、司空、械眠、浮渡(6)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7)。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
  • 文言文《愁思赋》 - - 曹植 - - 四节更王兮秋气悲,遥思惝怳兮若有遗。原野萧条兮烟无依,云高气静兮露凝玑。野草变色兮茎叶稀,鸣蜩抱木兮雁南飞。归室解裳兮步庭前,月光照怀兮星依天。居一世兮芳景迁...
  • 文言文《孔子献计救火》 - - 无名氏 - -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自将众趋救火者,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不救也。”哀...
  • 文言文《夏侯尚传》 - - 陈寿 - - 夏侯尚字伯仁,渊从子也。文帝与之亲友。太祖定冀州,尚为军司马,将骑从征伐,后为五官将文学。魏国初建,迁黄门侍郎。代郡胡叛,遣鄢陵侯彰征讨之,以尚参彰军事,定代地,还。太...
  • 文言文《张行简传》 - - 脱脱 - - 张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颖悟力学,淹贯经史。大定十九年中词赋科第一,除应奉翰林文字。丁母忧,杜门读书。服除复任。章宗即位,摄太常博士,累迁礼部郎中。司天台刘道用...
  • 文言文《林光朝传》 - - 脱脱 - - 林光朝,字谦之,兴化军.莆田人。再试礼部不第,闻吴中陆子正尝从尹焞学,因往从之游。自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通《六经》,贯百氏,言动必以礼,四方来学者亡虑数百人。然未尝著书...
  • 文言文《吴范传》 - - 陈寿 - -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和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初,权在吴,欲讨黄祖。...
  • 文言文《魏书·毛玠传》 - - 魏收 - -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
  • 文言文《王肃传》 - - 魏收 - - 王肃,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
  • 文言文《杜钦传》 - - 班固 - - 杜钦字子夏,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吏。茂陵杜业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高广才二寸,由是...
  • 文言文《伍子胥列传》 - - 司马迁 - -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後世有名於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於太子建...
  • 文言文《苏秦列传》 - - 司马迁 - -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於齐,而习之於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
  • 文言文《毛遂自荐》 - - 司马迁 - - 秦攻赵,赵使平原君赵胜求救于楚。得十九人偕从,无以满二十。“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纵)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
  • 文言文《醉翁谈录》 - - 罗烨 - - 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
  • 文言文《李白之死辨误》 - - 洪迈 - - 世俗多言李白在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ldquo;捉月亭&rdquo;。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ldquo;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公疾亟(ji),草稿...
  • 文言文《魏文侯问李克》 - - 刘向 - - 魏文侯问李克曰:&ldquo;为国如何 ? &rdquo; 对曰:&ldquo;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rdquo; 文侯曰:&ldquo;吾赏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 ? &rdqu...
  • 文言文《或为六国说秦王》 - - 刘向 - - 或为六国说秦王曰:&ldquo;土广不足以为安,人众不足以为强。若土广者安,人众者强,则桀、纣之后将存。昔者,赵氏亦尝强矣。曰赵强何若?举左案齐,举右案魏,厌案万乘之国二,由...
  • 文言文《先大夫集后序》 - - 曾巩 - - 宋既平天下,开始出仕。当此之时,太祖、太宗已纲纪大法矣,公于是勇言当世之得失。其在朝廷,疾当事者不忠,故凡言天下之要,必本天子忧怜百姓、劳心万事之意,而推大臣从官观...
  • 文言文《儋耳夜书》 - - 苏轼 - -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ldquo;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rdquo;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
  • 文言文《青霞先生文集序》 - - 茅坤 - -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