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草部 > 假苏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假苏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 《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假苏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草部更新时间:2017-02-24
假苏
释名姜芥、荆芥、鼠萤。
气味(茎、穗)辛、温、无毒。
主治
1、风热头痛。用荆芥穗、石膏,等分为末。茶调下。
2、风热牙痛。用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随时含漱。
3、小儿惊症。用荆芥穗二两、白矾(半生半枯)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姜汤下。一天服二次。
4、一切偏风(口眼歪斜)。用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烂,取汁浓煎成膏。加将药渣支掉三分之一,蓁三分之二晒干为末。以膏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5、中风口噤。用荆芥穗研细,取二钱,酒送服。此方名“荆芥散”。
6、产后中风(手足抽筋,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用荆芥穗子,微焙为末。每服三钱,酒或童便送下。口噤则挑齿灌入,齿紧则由鼻灌入。此方名“华陀愈风散”,还有“如圣散”、“举卿古拜散”(亦即荆芥散之意,因举卿切音为荆,古拜切音为芥。这是用切音隐语来为药方名)等名。
7、产后血眩(精神昏冒)。用荆芥穗一两三钱、桃仁五钱(去皮尖,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水磅下。如喘,加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炒)各三钱。
8、产后下痢。用荆芥穗四、五枝,烧存性,不能触油火。烧好后加麝香少许,以热开水调下。
9、口鼻出血如泉涌。用荆芥烧存性,研累。每服二钱,陈皮煎汤送下。二服可愈。
10、吐血不止。用荆芥连根洗过,捣汁半碗服下。服干穗末亦可。又方:荆芥穗为末。生地黄汁调服二钱。
11、尿血。用荆芥、缩砂,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12、血崩。和荆芥穗在麻油灯上烧焦,研细。每服二钱,童便送下。
13、痔漏肿痛。用荆芥煮汤,每日洗痛处。
14、大便下血。用荆芥(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妇女用酒送下。又方:荆芥二两、槐花一两,同炒,研细。每服三钱,茶送下。
15、瘰疬溃烂(牵连到胸前两腋,结块大如茄子)。用荆芥根下段剪碎,煎汤热洗。洗后,见破烂处有紫黑点,以针刺破,让恶血流出。另用樟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匀扫烂处出水。次日洗过又扫,直至病愈。
16、疔肿诸毒。用荆芥一把,切细,加水五升煮成一升,分为两次冷饮。
17、各种疮疥。用荆芥研末,加地黄自然榨汁熬膏,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茶或酒送下。
18、脚丫湿烂。用荆芥叶捣烂敷上。
19、头目诸疾(眼疾,风气头痛,头昏目眩等)。用荆芥穗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0、小腹急痛,癃闭不通。用荆介、大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温水磅下。小便不通者,大内用量减半;大便不通者荆芥用量减半。此方名“倒换散”。

假苏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 庞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庞姓氏祖宗:毕公高姓氏起源:来源于封地: 上古周文王子毕公高的后代,受封于庞,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姓庞。姓氏郡望:未知。姓氏堂号:晋置始平郡,现在陕西省兴平市。《广韵》记...
  • 恩生怨》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传》称谚曰:“非所怨,勿怨。寡人怨矣。”是知凡怨者,不怨于所疏,必怨于亲密。何以明之?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高子...
  • 功心卷七》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城可摧而心不可折,帅可取而志不可夺。所难者惟在一心。攻其心,折其志,不战而屈之,谋之上也。译文:城池可以摧毁而人心不可折服,主帅可以擒获但是其志向不可能被折损。所以困难的地...
  • 论政体》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
  • 巩仙》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巩道人,无名字,亦不知何里人。尝求见鲁王,阍人不为通。有中贵人出,揖求之,中贵见其鄙陋,逐去之;已而复来。中贵怒,且逐且扑。至无人处,道人笑出黄金二百两,烦逐者覆中贵:“为言我...
  • 李司鉴》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李司鉴,永年举人也,于康熙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打死其妻李氏。地方报广平,行永年查审。司鉴在府前,忽于肉架上夺一屠刀,奔入城隍庙登戏台上对神而跪。自言:“神责我不当听信奸人,...
  • 车邻》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 考槃》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 王观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400章 - - 王观 忆黄梅 枝上叶儿未展。已有坠红千片。春意怎生防,怎不怨。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移在花业里面。 请君看。惹清香,偎媚暖。爱香爱暖金杯满。问春怎管。大家拚、便做...
  • 卷二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四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杨鹤,字修龄,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雒南知县,调长安。   四十年擢御史,上疏请东宫讲学。且言:“顷者,爱女被躏于宫奴,馆甥受挞于朝市,叩阍不闻,上书不达,壅蔽极矣。&r...
  • 卷九十 列传第二十八》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萧兀纳耶律俨刘伸耶律胡吕萧兀纳,一名挞不也,字特免,六院部人。其先尝为西南面拽剌。   兀纳魁伟简重,善骑射。清宁初,兄图独以事入见,帝问族人可用者,图独以兀纳对,补祗候郎君...
  • 康君立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康君立,蔚州兴唐人,世代为边地豪强。乾符年中,任云州牙校,事奉防御使段文楚。这时有大群强盗出没在黄河以南,天下将乱,代北仍然每年有饥荒,各部豪杰都有聚众起事,建立功业之心。碰上...
  • 文宗下》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大和四年春正月丙子朔。辛卯,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来朝。丙戌,以左神策军大将军丘直方为鄜坊节度使。戊子,诏封长男永为鲁王。辛卯,以武昌节度使、鄂岳蕲黄安申等观察处置等使、金...
  • 肃宗孝明帝纪》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肃宗孝明皇帝,讳称诩,世宗宣武皇帝的第二子。母亲名叫胡 充华。永平三年(510)三月十四日,肃宗在宣光殿东北降生,当时有光照于庭中。延昌元年(512)十月十八日被立为皇太子。 延...
  • 和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和帝萧宝融,字智伯,是高宗第八个儿子。建武元年(494),被封为随郡王,食邑二千户。建武三年(496),任冠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永元元年(499),改封为南康王,持节、都督荆雍益宁梁南秦北...
  • 张仪说秦王曰》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三 秦策一(张仪说秦王曰) 【提要】张仪,战国时代与苏秦齐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连横派的领军人物和最高首脑。张仪也擅长于战略谋划、长篇游说和辩论,张仪在运用...
  • 权德舆古诗词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全唐诗卷三百二十四 卷324_1 《送杜尹赴东都》权德舆 商于留异绩,河洛贺新迁。 朝选吴公守,时推杜尹贤。 如纶披凤诏,出匣淬龙泉。 风雨交中土,簪裾敞别筵。 清明人比玉,照灼府如...
  • 杜甫写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二十二 卷222_1 《八哀诗。 赠司空王公思礼》杜甫 司空出东夷,童稚刷劲翮。 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服事哥舒翰,意无流沙碛。 未甚拔行间,犬戎大充斥。 短小精悍姿,屹然...
  • 储光羲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三十六 卷136_1 《述韦昭应画犀牛》储光羲 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 大邦柔远人,以之居山林。 食棘无秋冬,绝流无浅深。 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骎骎。 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
  • 豆腐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谷部 - - 豆腐 释名 气味 甘、咸、寒、有小毒。 主治 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蒸饼 释名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淋(小儿尿频量少)。用蒸饼、大蒜、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