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陈书 > 100章 > 沈君理传

陈书

《陈书》100章沈君理传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沈君理传

书籍:陈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祖父沈僧繱,梁左民尚书。父沈巡,向与高祖交好,梁太清年间为东陽太守。侯景之乱平定后,元帝征辟他为少府卿。荆州陷落,萧鮞署之为金紫光禄大夫。
君理容仪俊美,博览经史典籍,善于鉴察识别事物。初官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沈巡派君理从东陽出发去见高祖,高祖很器重他,命他与会稽长公主成婚,征辟为府西曹掾。渐次升迁为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不久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任给事黄门侍郎,督管吴郡。高祖受禅称帝后拜为驸马都尉,封为永安亭侯。出任吴郡太守。当时战争未止,百姓生计艰难,军国之用度,全都靠东境供应,沈君理招集士卒,修造用具,治下百姓心悦诚服,沈君理以治事之才略颇受众人称道。
世祖继位,征辟为侍中,迁任左民尚书,未拜,为明威将军、丹陽尹。天嘉三年(562),再授职为左民尚书,兼步兵校尉,不久改为前军将军。四年,侯安都移镇江州,君理以本官督管南徐州。六年,出任仁威将军、东陽太守。天康元年(566),因父丧而离职。君理因而自请往荆州迎取灵柩,朝议认为他是在职之重臣,不便让他出境,于是派其长兄沈君严前往。等到运回,将要下葬,诏赠沈巡为侍中、领军将军,谥号敬子。同年起用沈君理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兼始兴内史;又起用他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先后三次夺情起用,他都不曾就职。
太建元年(569),忧满除服,任太子詹事,执掌东宫事务,迁任吏部尚书。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君理以望蔡县侯爵,食邑五百户。四年晋升为侍中。五年迁任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如故。同年染病,皇上亲临探视,九月卒,时年四十九岁。诏赠侍中、太子少傅。丧事所须费用,随由官府供给。又赠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号贞宪。君理子沈遵俭早死,以弟沈君高子沈遵礼为继嗣。
君理第五叔沈迈,也是品行正直,颇有治事之才干,仕梁为尚书金部郎。永定年间(559),累迁官至中书侍郎。天嘉年间(566),历任太仆、廷尉,出任为镇东始兴王长史、会稽郡丞,执掌东扬州州务。光大元年(567),任尚书吏部郎。太建元年(569),迁任通直散骑常侍,侍奉太子。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二岁。赠散骑常侍。
君理第六弟沈君高,字季高,少时就已出名,性情刚强正直,有为政之才能。因家门为外戚,早年即居清要显达之位,历任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高宗司空府从事中郎、廷尉卿。太建元年(569),东境发大水,百姓饥饿疲惫,于是以君高为贞威将军、吴县令。不久任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卫尉卿。出任宣远将军、平南长沙王长史、南海太守,执掌广州州务。因侄女为王妃,坚持推辞不就,又为卫尉卿。八年诏授持节、都督广州等十八州诸军事、宁远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岭南俚、獠世代互相攻伐,君高本为文官,没有军事才干,于是以诚心相待加以抚驭,深得民心。十年(578)死于任上,时年四十七岁。赠散骑常侍,谥号祁子。

沈君理传相关文章

  • 邓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邓姓氏祖宗:邓侯姓氏起源:1、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2、出自子姓(商族的始祖契为子...
  • 二鬼争墓》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钱塘陈乾纬言,昔与数友泛舟至西湖深处,秋雨初晴,登寺楼远眺。一友偶吟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句,相与慨叹。寺僧微哂曰:据所闻见,盖死尚不休也。数年前,秋月澄明,坐此楼上,闻桥...
  • 滇游日记二十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十三日早饭,平明抵北门。从门外循旧城而西,一里,转而南。半里,其南则新城复拓而西出。随之又西半里,又循城南转半里,过西门,乃折而西向行。度一桥,西三里,乃蹑坡,二里,逾坡西稍下。其坡...
  • 贿亡》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三 - - 东南之美,有荆山之麝脐焉,荆人有逐麝者,麝急,则抉其脐投诸莽,逐者趋焉,麝因得以逸。令尹子文闻之曰:“是兽也,而人有弗如之者,以贿亡其身以及其家,何其知之不如麝耶!” ...
  • 圣人之道与才》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子罕 - -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是作人做事最要注意的事。讲到这种人生的经验,孔子真是圣者,实在了不起。他说有些人可以同学,年轻做朋友蛮好,但...
  • 通变》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
  • 郭秀才》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东粤士人郭某,暮自友人归,入山迷路,窜榛莽中。约更许,闻山头笑语,急趋之,见十余人藉地饮。望见郭,哄然曰:“坐中正欠一客,大佳,大佳!”郭既坐,见诸客半儒巾,便请指迷。一人笑曰...
  • 霍生》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文登霍生与严生少相狎,长相谑也,口给交御。惟恐不工。霍有邻妪,曾与严妻导产,偶与霍妇语,言其私处有两赘疣,妇以告霍。霍与同党者谋,窥严将至,故窃语云:“某妻与我最昵。”...
  • 佐命元臣》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盛王创业,必有同德之英辅,成垂世久长之计,不如是,不足以为一代宗臣。伊尹、周公之事见于《诗》、《书》,可考也。汉萧何佐高祖,其始入关,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以周知天下阸塞,户口...
  • 李德载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李德载 眼儿媚 雪儿魂在水云乡。犹忆学梅妆。玻璃枝上,体薰山麝,色带飞霜。 水边竹外愁多少,不断俗人肠。如何伴我,黄昏携手,步月斜廊。 早梅芳近 深院静,小阑傍。标致不寻常。尽...
  • 韩玉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韩玉 水调歌头(张魏公生日) 间世真贤出,吉梦兆维熊。玉麟天上谪见,帏薄贯长虹。追念当年筹算。封魏封留勋业,千古事攸同。语云仁者寿,何必喻乔松。 嗣天子,乘九五,驭飞龙。分麾契符...
  • 哀公·哀公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夏,陈辕颇出奔郑。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冬十有一月,葬滕隐公。卫世叔齐...
  • 卷八十二·列传第二十》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郭药师,渤海铁州人也。辽国募辽东人为兵,使报怨于女直,号曰“怨军”,药师为其渠帅。斡鲁古攻显州,败药师于城下。辽帝亡保天德,耶律捏里自立,改“怨军”为&ldq...
  • 王觌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王觌字明叟,泰州如皋人。考中进士。熙宁年中,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不喜欢长久居一职,求任润州推官。二浙旱灾,州郡派官吏视察苗稼灾情,按照监司发布的旨令,不敢多免除赋税。王觌...
  • 滕宗谅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考中进士,后来范仲淹称赏他的才华,于是以泰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改任大理寺丞,主管当涂、邵武二县,升为殿中丞,代任后回到京中。逢宫中失火,朝...
  • 马重绩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马重绩,字洞微,年轻时学习 了天文、历法、占卜等知识,明白了太一、五纪,八象、三统正历,住在太原。在晋朝任官时,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后又迁任司天监。天福三年(938),马重绩上书说&l...
  • 刘之遴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刘之遴字思贞,八岁能写文章。他的父亲刘虬说:“这孩子必然会以文学使我们的家族兴盛。”他常常对他的儿子们说:“如果和颜氏相比,之遴是得了我的文风。”由...
  • 裴磝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裴輎字逸民,有雅量而见识高远,通古博今,从小知名于世。御史中丞周弼见到他感叹道:“裴輎像一座武库,各种兵器齐全,是当世的豪杰啊!”贾充是裴輎的姨父,上表说:“裴秀...
  • 愍帝纪》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孝愍皇帝名邺,字彦旗,是武帝司马炎之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出继给后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位封秦王。 永嘉二年(308),拜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洛陽陷落后,到荥陽密县避难,与舅父...
  • 葶苈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葶苈 释名 丁苈、大室、大适、狗荠。 气味 (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 1、阳性水肿(面赤、烦渴、喘急、小便涩)。用甜葶苈一两半(炒后研末)、汉防己末二两,和鸭血及头同捣极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