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魏书 > 200章 > 姚兴传一

魏书

《魏书》200章姚兴传一

《魏书》是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齐魏收。该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

《魏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姚兴传一

书籍:魏书章节:2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姚兴,字子略,是姚苌的长子。姚兴消灭苻登后,才为父亲办理丧事,服丧守孝,在槐里自称皇帝,定年号为皇初(394)。大魏天兴二年(399),姚兴自己免去皇帝的称号,降称天王,定年号为弘始。姚兴派兵攻克洛陽,令他的弟弟东平公姚绍在此镇守。天兴三年(340),姚兴派遣使者前来朝贡,太祖派谒者仆射张济出使姚兴。姚兴又大破乞伏乾归,于是占领了粃罕,缴获带着铠甲的战马六万匹,乞伏乾归向姚兴投降。
太祖派遣军队袭击姚兴所属高平公没弈于,没弈于抛弃他的部众,率领数千骑兵同赫连屈孑逃奔到秦州。魏军追击他们到了瓦亭,长安城中为之震惊恐惧。姚兴与众臣商议要攻击魏军,臣僚们都认为不可贸然行事,姚兴不听。天兴五年(342)夏天,姚兴派他的弟弟义陽公姚平率领四万人马入侵平陽,围攻乾壁达六十多天,因乾壁守军人少又缺乏井水,终于被攻陷。同年六月,太祖准备讨伐姚平,派毗陵王拓跋顺等人率三军六万骑作为先锋。七月,太祖亲自出征;八月,太祖军临时驻扎在永安。姚平派遣勇猛的部将,率精锐骑兵二百人前来窥视魏军,被太祖的前锋将领长孙肥擒获,连一匹马也未能逃脱。姚平只得退兵逃走,太祖发兵紧追不放,一直到达柴壁。姚平在此固守不出,太祖派兵将其包围,姚兴就带领他的全部军队前往解救姚平。
太祖听说姚兴将要到来,就令部众增筑多层围子,对内用以防止姚平突围,对外用以阻挡姚兴的援兵。又拦截汾水弯曲处架设南北两座浮桥,凭靠汾水西岸构筑围子。太祖派步骑兵三万余人,渡河到蒙坑南面四十里之处,从背后袭击姚兴。姚兴早上出兵向北行进,还没有来得及安营扎寨,太祖大军突然出现,姚兴的部众惊恐大乱。太祖令毗陵王顺率精锐骑兵冲锋突击,俘虏姚兴铁骑数百,斩首一千余级。姚兴败退,向南逃窜四十余里,太祖引兵退回。姚平竟死守不敢出击,只是派人烧毁魏军的围子数百步而已。太祖看到姚兴锐气已经挫败,就在南边截断蒙坑的出口,在东边阻塞新坂的山隘,坚守天渡,屯兵贾山,使得姚平水陆两路都断绝,并让将士披甲不卧,坐以待敌,准备擒拿姚兴部众。太祖又令将士沿汾水一带的山丘树立栅栏,长达数十里,用来防卫割草放牧的人。这一年九月,姚兴从汾水西面北下,凭靠山壑构筑堡垒用以防守。姚兴又带领数千骑兵,登上西岸窥视太祖军营,把柏树扎成一捆一捆,从汾水上游漂流下来,想要撞毁魏军架设的浮桥,魏军就用长钩把柏木拉上来,用来当柴烧火做饭。姚兴只得回到他的堡垒中。太祖估计他必定会来攻击西边的围子,就诏令修挖围子下的壕堑,把它加宽。到了夜晚,姚兴果然来进攻西围,因为梯子太短够不着,只得把梯子丢弃在壕沟里退了回去。姚兴又分出一部分军队,靠近汾水构筑垒寨,逼攻水闸,与城内的姚平隔水相望。太祖就凭着汾水进行拦截,使得姚兴与姚平内外隔绝,将士的斗志丧失殆尽。于是,城内的姚平粮草耗尽,十分窘急,只得趁夜晚在西南方向出城突围。姚兴在汾水西边陈列军队,燃起烽火,击鼓呼叫,替姚平接应援助。太祖从各部军队中挑选精锐部队,屯驻在汾水西岸,固守南边的浮桥,断绝阻塞水闸。姚兴在晚上听到城内突围之声,希望姚平能够奋力作战突出重围;姚平听到城外鼓噪之声,希望姚兴能够攻破包围接应救援。所以两下里只能大呼大叫,虚张声势地相互应和,都不敢逼近突击包围圈。姚平带领人马突围不能成功,被逼得走投无路,就带着两个妾投水而死。姚兴所属的安远将军不蒙世、扬武将军雷重等将士共四千多人,都跟着姚平跳进汾水。太祖令士卒泅水用弯钩抓捕,没有一个人得以幸免。姚平的部众三万余人,全数束手就擒,魏军生俘姚兴的尚书右仆射狄伯支,越骑校尉唐小方,积弩将军姚梁国,建忠将军雷星、康宦,北中郎将康猥,姚兴的侄儿姚伯禽以下,四品将军以上,共计四十余人。姚兴远道前来救援姚平,只能亲眼目睹姚平的彻底覆没,而自己无计可施,力不能及,全军上下悲恸呼号,声音震动山谷,几天几夜都没有停息。姚兴一再派出使者请求媾和,太祖未予准许,胜利班师回朝。
姚兴回到长安。当时有数万只鸟雀,在姚兴的殿堂之上互相厮斗,羽毛折断纷纷飘落,有不少被啄死,这种情形持续一个多月才停止。有识之人说:“现在鸟雀厮斗于庙堂之上,姚氏子孙是不是也会发生争斗动乱呢?”又姚兴的殿堂里常常发出一种声音,如同牛吼。有两只狐狸跑进长安城,一只登上姚兴的殿堂,径直走进内宫,一只走到街市之上,人们四处搜寻都没有找到。
当初,谯纵抢占了益宁这一带地方,僭称皇帝尊号,派使者向姚兴自称蕃国,姚兴封谯纵为蜀王,加赐给他九锡。永兴三年(411),姚兴派遣周宝前来朝贡。五年(413),姚兴又派使者前来朝贡,并请求进献他的女儿,太宗准许了他的请求。
姚兴的儿子广平公姚弼受到宠幸,姚兴把朝廷政事委托给他。姚兴得了重病,他的长子姚泓在宫中侍奉姚兴,姚弼就暗中纠集党羽数千人,一心等待姚兴死去,想要杀掉姚泓自立为帝。姚兴在外镇任职的其他儿子和侄儿听说此事,都起兵讨伐姚弼。姚兴的病痊愈之后,不忍心诛杀姚弼,只是罢免了他的官爵而已。神瑞元年(414),姚兴派遣兼散骑常侍、尚书吏部郎严康来大魏朝贡。神瑞二年(415),姚兴又派散骑常侍东武侯姚敞、尚书姚泰进奉他的西平公主给太宗,太宗以皇后之礼接纳了她。姚兴再次起用姚弼为中军大将军,分配给他三万军队,屯驻在渭水之北。及至姚兴再次得了重病的时候,姚弼派遣他的死党姚武伯等人率兵攻击端门。姚泓当时正在侍奉重病的父亲,就派兵进行抵抗,姚兴拖着病体来到前殿,杀死了姚弼,姚弼的党羽才被驱散。泰常元年(416),姚兴病死,姚泓便僭立为帝。

姚兴传一相关文章

  • 畅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畅姓起源畅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一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三。畅姓出自姜姓。据《风俗通义》、《陈留风俗传》所载,畅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
  • 烧海》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九如是我闻(三) - - 余家距海仅百里,故河间古谓之瀛州,地势趋东,以渐而高,故海岸绝陡,潮不能出,水亦不能入,九河皆在河间,而大禹导河不直使入海,引之北行数百里,自碣石乃入。职是故也,海中每数岁或数十岁,遥...
  • 宁绍台道暑内狐蛇》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余将赴宁绍台道任时,即闻宁波有三将军之说,皆巨蛇也。其在提督署中者,曰大将军,在道署中者,曰二将军;在府署中者,曰三将军。然向不轻出见。及余到署,细察形迹,惟署后有小屋,供财神,其旁...
  • 岳祠》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八 - - 郁离子观于岳祠,怅然叹曰:“悲哉!先王之道隐,而鬼神亦受人之诬也,而况于人乎?”管豹问曰:“何也?”郁离子曰:“若不闻圣人之言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言泰山...
  • 烫手的山芋》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卫灵公 - - 接着由为人处世,再讲到政治的道理。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他说,一般人一提到仁义的事,那种惧怕的心理比怕水火还更厉害,水会淹死人,火会...
  • 君臣鉴戒》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
  • 旄丘》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 周书·微子之命》原文翻译 - - 《尚书》周书 - - 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启代殷后,作《微子之命》。王若曰:「猷!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礼物,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呜呼!乃祖成汤克齐圣广渊,皇天眷佑,诞...
  • 八月端午》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
  • 后汉纪四后汉隐帝乾三年(庚戌,公元950>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50章 - - [1]春,正月,丁未,加凤翔节度使赵晖兼侍中。   [1]>春季,正月,丁未(初九),凤翔节度使>赵晖加官兼任侍中>。   [2]密州刺史王万敢请益兵以攻唐;诏以前沂州刺史郭琼为东路行营都...
  • 本纪第十三·卫绍王》原文翻译 - - 《金史》50章 - - ◎卫绍王   卫绍王讳永济,小字兴胜,更讳允济,章宗时避显宗讳,诏改“允”为“永”。世宗第七子,母曰元妃李氏。卫王长身,美髯须,天资俭约,不好华饰,大定十一...
  • 扈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扈蒙字日用,幽州安次人。其曾祖父扈洋任涿州别驾。其祖父扈智周任卢龙军节度推官。其父扈曾任内园使。   扈蒙年轻时会写文章,后晋天福年间,考中进士,到后汉任..县主簿。赵...
  • 本纪第九 懿宗 僖宗》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漼,宣宗长子也。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宣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 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疾大渐,以夔王属内枢密使王归长、马...
  • 张兴世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张兴世字文德,竟陵人。本来是单名世,宋明帝给他增加为兴世。少年的时候家贫,以平民身份随王玄谟讨伐蛮邦。后来随着孝武帝镇守寻陽,补任南中郎参军都护,随从入京讨伐元凶劭。后来...
  • 侯調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侯調字伯玉,巴西充国人。父亲侯弘远,世代为西蜀首领豪杰。蜀的叛贼张文萼占据白崖山,有人马一万,梁朝益州刺史、鄱陽王萧范命令侯弘远讨伐他。侯弘远战死,侯調坚持请求替父亲报仇...
  • 宋微子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微子启,是殷朝帝乙的大儿子,帝纣的庶兄。 纣王即位后,昏庸无道,政事荒唐纷乱,微子多次进谏,纣王不听。 纣王大臣祖伊因为周西伯姬昌实行德政,灭掉了耆国,害怕有祸事临头,就把这事告...
  • (谓秦王》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七 秦策五(谓秦王) 【提要】战国时代还没有受到君臣纲常的禁锢,所以君臣之间信息传播非常透明,大臣对君主的缺点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高层的决...
  • 元稹的古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全唐诗卷四百一十 卷410_1 《独游》元稹 远地难逢侣,闲人且独行。 上山随老鹤,接酒待残莺。 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 鹈鹕满春野,无限好同声。 卷410_2 《洞庭湖》元稹 人生除...
  • 杜甫的诗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 卷219_1 《石笋行》杜甫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 古来相传是海眼, 苔藓蚀尽波涛痕。 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
  • 葡萄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葡萄 释名 蒲桃、草龙珠。 气味 甘、平、涩、无毒。 主治 1、热淋涩痛。取葡萄捣取自然汁,生藕捣取自然汁,生地黄捣取自然汁,各五合,再加白沙蜜五合,和匀,每次温服一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