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一》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一更新时间:2020-03-09
这组诗从历史事件到历史人物,从安史之乱到诸镇入朝,从北地到中原到西蜀,从朝廷君臣到战地将卒到诗人自己,从背景陈述到功绩归属,都围绕着“诸镇入朝”这一史事,记叙得明白透彻。
首章,首二句实写安禄山史思明自河北范阳起兵叛唐,造成天宝之乱,而今禄山已诛、思明已灭,大难初平,句含欣慰。然而元凶虽亡,而余孽形成藩镇,互相勾结。故三、四句云汹汹人寰,犹不安定,时时还挑起战争,以逞其野心。亦喜中有忧。
二章,首句言社稷苍生在朝廷大政方针定后,必是安居乐业。二句言安史原本带领各族叛乱,今则大家安居杂处,不再纠纷。三、四句赞美平叛君臣,以周宣王、汉武帝以赞美当今代宗,而孝子忠臣亦为后臣所瞻仰的。
三章,点到题旨。首句以童谣写起,以明诸道节度入朝传闻广远,童谣歌遍大地。二句写史实,证明童谣的真实性,河北将军都来朝觐了。三句大赞朝廷,从此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了。四句,突接到自身,漂泊江汉为客,不免黯然销魂。
四章,又写诸道节度昔日之不朝而叹惜之。一、二句尽管不说他们不奉表来,但又众说纷纷,不能不叫人猜疑。三句则直写其各自相仿,拥甲伍,修兵器,其意图不问自招。四句再写使者行役万里,白白劳顿而归。责其不朝,意在言中。
五章,再正面写入朝之气象。一、二句极写来朝人物,正直干练,在金声玉振之中,创修文偃武之业。然而实为诗中之客,而引出三、四句,以突出今日中兴之主平息妖氛,更颂他万寿无疆。可谓以宾托主,善颂善祷,然而美而不谀。
六章,则转而规讽朝廷,当不贪奉进。首句系指事实。原唐代宗生日,诸道节度曾献金帛等名贵物品,值数十万钱。当时常衮上书请却之,不听。诗则赞其见事通神而有远见。二句,则规劝代宗当以圣哲为心,不侈天下自奉,应当节约。三、四句再直指河北诸道,不要夸耀那儿出美女,现在朝廷并不准备选宫中才人了,语含讽意。句势则一开一合,大起大落,极具摇曳动荡之美。
七章,则转写自身,以发抒怀抱。一、二句写自己老病江天,在空山楼阁间,虚度大好春光。三句突转,想象中朝里文臣在朝天子。四句急收,叹息自己的奏章何时呈进朝廷。言下有无限抑郁之情,怀才不得施展。
八章,再续前写诸道入朝事。一、二句写广阔的山东泰华大片土地,如削成案一样平整,又环抱青丘猎地。暗示平叛后大好形势。三、四句则写正常的贡赋,包茅进贡至关内,海边亦奉上朝廷所需之祭品,和前句所写“燕赵休矜出佳丽”句,作一对比,正邪自明。
九章,续写诸道事。首句写东面北面,辽水滹沱,源远流长,物产丰富,自寓其中。二句写天上人间,一片祥和气象。三句写函谷关控制广阔天地。四句写黄金台上招来众多贤才。诗总言河北山东疆域之广及人才之盛。
十章,写诸道将领归顺,士卒效力。首句点出将士,他们昔从安史叛乱,今则归顺朝廷,特表出之。二句写他们今为国家效力,得饮渴散骑之乐。三、四句再重墨写他们的意气、姿态;在都市、在郊外,都是兴高采烈,为人们所赞赏。
十一章,特写促使诸道入朝之功臣李光弼。首句写李光弼之威望,拥军蓟门,为国重镇。二句再写他从军多年,白发丹心,表里辉映。三、四句铺写他能以身作则,终能劝说诸道入朝,以示从来君君臣臣之义,而知天子之尊严。
十二章,再写平叛英雄郭子仪。安史之乱始于天宝十四载(755年),至大历二年(767年),已历时十二年。其间尚存回纥、吐蕃外族侵扰及仆固怀恩、周智光的叛乱。故云“多战场”,首句即点此。二句写郭子仪以堂堂严整之师讨平叛乱,四海息兵。三、四句赞美君臣一德,有始有终。美其君为“中兴主”,臣为“异姓王”,才能成此大业。诗亦铿然而止,余韵无穷。
这组诗充分表现了联篇绝句的特色。第一首前二句叙事,安禄山史思明之死,乃天降之诛,罪有应得,极写叛乱的不得人心。后两句言叛乱已除,倘若军阀仍心怀叵测,那么只能重蹈安史之覆辙。诗人在警戒棒喝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二首承上首晓喻河北诸道,表现了作者从元凶除,到边境静时的喜悦和希望。第三首则直接入题,作者听到入朝的好消息,不觉喜极而悲。第四、五首从第三首反复引申而来,既写诸镇往日跋扈不臣的事实,又赞许诸镇入朝。写到这里,可以说是铺叙无疑,直率贴切。于是第六首就写朝廷的表现。第七首,从遥闻诸镇入朝,到近悲自己,遥羡他人,与“却教江汉客魂消”遥相呼应。紧接着八、九、十首,遥想诸镇入朝,国家天时地利人事一片大好形势。第九首后二句出以唱叹,极雄壮,充满喜悦的心情。第十一首以河北之入朝归功于李光弼。最末首总括祸乱始终,君臣媲美,既歌颂祖上威灵,也推崇大将功绩,以对句唱叹作结,淋漓酣畅之至。
这十二首诗不能孤立地阅读,因为它们是构成叙事链的圆环,或曰叙事线的纽结,只有将这十二首诗串起来读,才能体会到其整体性叙事脉络。全组诗一气呵成,从首逆消亡写到全国统一,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脉络分明,格局严整,确实体现出杜甫绝句“组诗”的鲜明特色,扩大了时空容量,拓展了艺术境界。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一:https://www.gushilai.com/gushi/chengwenheboizhudaojieduruzhaohu09.html
《鹦鹉》,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以“鹦鹉”为名所作的两首诗之一,此诗为五言律诗(另一首为七言律诗)。
这首诗看似咏鹦鹉,实则感叹自己的身世,诗中借鹦鹉的遭遇和愿望比拟人事,托物言志。前六句抒发了被囚禁的痛苦心情,后两句表达了打破牢笼、争取自由的愿望。全诗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睹物伤时、积极奋飞的情志。
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由太子左赞善大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三年(818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此时他既为离开贬斥之地江州而高兴,又为远来偏僻之地忠州而遗憾,同时,其弟白行简来看望他。期间作此诗《鹦鹉》。

诗人杜甫资料

赏析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一》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