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西湖记》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袁宏道文言文:初至西湖记更新时间:2018-08-06
注释
①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
②保叔塔:应作“保俶塔”,在西湖边的山上。
③昭庆:和下文的净寺都是西湖的寺庙名。
④棹:船桨,这里作动词,指划船。
⑤娥:美女的黛眉。
⑥酣:尽兴,痛快。
⑦东阿王:即三国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民间传说曹植年幼时,曾受到哥哥曹丕的皇后甄氏的照料,因此彼此很有感情,后来甄氏早逝,曹植得到了甄氏的一个枕头作为纪念,当天晚上,曹植在洛水的船上在梦中与甄氏重逢,醒后写了一篇文章作为纪念,这就是著名的《感甄赋》,后改名为《洛神赋》。而甄氏也因此被尊为洛神。
⑧毕:结束。
⑨突兀:高耸的样子
译文
从杭州武林门西行,远远看见保俶塔高高耸立在层峦山崖上,心绪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午时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即划着小船进入西湖。(只见得)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光彩好像少女的颜面,柔和的春风好像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纹好像平滑的绸缎,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绘(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大约好像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那样精神迷离恍惚吧。我游西湖的经历从这一次开始,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阿宾曾经住过的僧房。在归宿途中,草草领略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第二天一早又收到了陶石篑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篑兄弟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了,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凑到一起了。
注释
己卯:公元1099年。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
儋州:地名。
过:访问。
嘉:美妙。
欣然:高兴的样子。
步:步行;走。
历:经过。
民夷:指汉族和当地少数人民。
屠沽:卖肉的人和卖酒的人,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
纷然:杂乱热闹的样子。
鼓:动词,击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报五次 。
已再鼾矣,再:同“在”。
放杖而笑,而:表承接。
孰:哪个。
过:苏过,字叔党,苏轼的小儿子。当时跟从苏轼贬居海南。
然:然而,但是。
韩退之钓鱼无得:韩愈《赠侯喜》诗说“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浅水处)”,这里借韩愈的诗句,表示不赞同其强求多得。这诗也将自己一生立身行事比喻作钓鱼。
走海者:走到大海边的人。这里苏轼隐指自己,当时他在海南岛,称得上是“走海者”。
译文
1099年农历正月十五,我在儋州,有几个老书生过来对我说:“如此好的月夜,先生能不能一起出去呢?”我便很高兴地跟随他们,走到了城西,进入了和尚的住所,经过了小巷,各地的百姓聚居在一起,生活井然有序。回到家中已经三更了,家里的人闭门熟睡,睡得很鼾甜。(我)放下拐杖,不禁笑了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苏过问我为什么笑,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然而也是笑韩愈钓鱼没有钓到,还想要到更远的地方钓鱼,却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

诗人袁宏道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袁宏道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 查看详情>>

诗人袁宏道作品: 《与小修夜话忆伯修》 《外甥毛云花烛诗》 《游惠山作·雪后青山暖复鲜》 《郝公琰邀过禅堂访诸高衲》 《苏潜夫侍御买燕姬为赋合欢诗》 《送罗服卿还夷陵兼柬陶孝若年兄》 《夏日城西月张园看荷花得莲字》 《和朱非二山间之作》 《七夕偶成·儿女纷纷乞巧》 《寒食饮二圣寺

《初至西湖记》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