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英传》注释译文

朝代:两汉诗人:范晔文言文:樊英传更新时间:2018-09-07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他从小在三辅接受学业,且通晓五经。后来,他隐居在壶山的南面,来向他学习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州郡先后以礼相请,他都不答应;公卿推荐他为贤良方正、有道,他都不去。安帝初年,征诏他为博士。到建光元年,朝廷又下诏书给公车,赐给策书,征召樊英和同郡的六人,樊英等四人都没有去。
永建二年,汉顺帝赐给策书,准备厚礼,用黑色的币帛征诏樊英,他又以病得很重为由来坚决推辞。于是诏书严厉责备郡县,要郡县用车马送他上路。樊英迫不得已,到京城,又推说有病不肯起来。于是强行将他抬入殿上,他仍然不肯以礼相从。汉顺帝发怒,对樊英说:“我可以让你活,也可以让你死;可以让你高贵,也可以让你低贱;可以让你富贵,也可以让你贫困。你为什么轻视我的命令?”樊英回答说:“我接受的是天命,活着度完一生,是天命,死了没有度完一生,也是天命;陛下怎么能说让我活,又怎么能说让我死!我见到暴君就像见到仇人,连站在暴君的朝廷上尚且都不愿意,怎么能够让我显贵呢?我虽然身为平民,住在陋室,却怡然自得,无异于皇帝的尊向,又怎么能够让我低贱呢?因此,陛下怎么能使我显贵,又怎么能使我低贱!不合礼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够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我也不厌弃。陛下又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困呢!”
汉顺帝不能使他屈从,但敬重他的名节,就让他到太医那里养病,每月送给他羊和酒。永建四年三月,汉顺帝于是为樊英造坛设席,用老师的礼节对待樊英,向他询问朝廷得失。樊英不敢再推辞,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几个月后,樊英又称病重,皇上下诏要他以光禄大夫的身份休假,恩准他回老家。
樊英起初接受征诏时,大家认为他一定不会改变志向,到后来应对皇上,他又没有新奇的计谋和深远的对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当初,黄河南边的张楷和樊英一起应征,不久张楷对樊英说:“天下有两条道路,出仕与隐居。我以前认为您出仕能够辅佐当今天子,有助于当代人。然而您开始以贵重无比的身体,激怒天子,等到您享受官爵俸禄后,又听不到您匡时救世的主张,您就进退两难了。”
颖川人陈寔自小跟从樊英学习,樊英曾经有病,妻子派侍女拜问,樊英下床回拜。陈寔觉得奇怪,就问樊英。樊英说:“妻是齐的意思,妻子与丈夫一同供奉祭祀,据礼应该回拜。”樊英的恭敬谨慎都像这样。享年七十多岁,最后死在家中。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县人。桓谭凭借父亲的关系担任郞官,喜好音律,善于弹琴。他不拘小节,不注重仪表,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有独到见解,不讨好逢迎,而且喜欢批评那些庸俗的读书人,因此很受排挤。
哀帝、平帝时,他的职位没有超出郞官。傅皇后的父亲孔乡侯傅晏对桓谭很友好。这时候,高安侯董贤受到宠幸,他的妹妹是昭仪,皇后一天天被疏远,傅晏默默无语,很不得志。桓谭劝说道:“先前武帝要册立卫子夫做皇后,暗中寻求陈皇后的过错,而陈皇后最终被废黜,子夫最终被册立。现在董贤最受宠爱,而他的妹妹又特别受到宠幸,恐怕要有卫子夫替代皇后那样的变故,能不担忧吗!”傅晏很受触动,说:“是这样的,对此怎么办呢?”桓谭说:“刑罚不能施于无罪之人,邪恶不正直之徒不能战胜正直之士。读书人凭借才智求取君恩,女子凭借谄媚讨好的办法求取皇上恩宠。皇后年轻,求取恩宠更加艰难,有人驱使医巫,在外寻求占卜星象的方士,这不可不防备。另外,君侯您凭借皇后父亲的尊贵而广泛结交宾客,一定会授人以柄,招致非议,不如遣散门客,务必坚持廉洁谨慎,这是修身齐家躲避灾祸的办法。”傅晏说:“好。”于是遣散门客,入朝告诉皇后,如同桓谭所告诫的那样。后来董贤果然唆使太医令真钦,让他罗织傅氏的罪状。于是朝庭逮捕了皇后的弟弟侍中傅喜,奉诏立案,一无所获,才解除关押,所以傅氏在哀帝时期最终保全了性命。等到董贤做大司马,听到桓谭的名字,想和他结交。桓谭先呈递书信给董贤,用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来劝说他,董贤不能采纳,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
世祖即皇位,征召桓谭为待诏。后来大司空宋弘推荐桓谭,拜议郎给事中,因而上书陈述当时政事应注意事宜,说:“我听说国家的废兴,在于政事;而政事的得失,决定于辅佐是否得人。辅佐贤明,贤俊之士充满朝廷,而治理能与世务相吻合;辅佐不明,议论的事不合时宜,举措就多失误。作为国家的君主,都想兴教化建善政,然而政事不能治理好,是由于贤者意见不一。”奏章呈上后,皇上不看。
这时,皇上正迷信图谶,常用来决定疑惑难明之事。皇上下诏令聚会商议,确定灵台的位置,皇上对桓谭说:“我想用图谶来决定此事,怎么样?”桓谭沉默好久,说:“我不读图谶。”皇上问他原因,桓谭又极力辩说图谶不合乎义理。皇上大怒道:“桓谭批评我无治国之正法,拉出去斩了他!”桓谭磕头磕得额头流血,哀求很久才得以赦免。后来被调出京城做六安郡郡丞,内心常感到闷闷不乐,在上任途中病死,死时七十多岁。
起初,桓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取名为《新论》,上书献之朝廷,世祖称好。《琴道》一篇没有完成,肃宗令班固继续完成。元和中,肃宗到东边巡狩,至沛,派使者祭祀桓谭墓冢,乡里引以为荣。

诗人范晔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范晔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 查看详情>>

诗人范晔作品: 《谯玄传》 《樊英传》 《董宣传》 《李通传》 《和熹邓皇后纪》 《冯鲂传》 《梁统传》 《强项令》 《崔瑗传》 《王丹传

《樊英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