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创作背景

朝代:明代诗人:徐贲古诗: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更新时间:2019-01-16
《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是明初诗人徐贲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是作者就释迦钵而赋诗,以赠给友人慧古明上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①赋得:古人诗题中的常用语,即为某物或某事而作诗的意思。
②圣凡同有体,饮食必藉器。如来制石钵,匪特传法嗣:不管是圣人还是凡人,都有躯体,都要吃饭喝水,因而也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器物。所以,如来以钵为食器,并不是为了传法嗣的。据《金刚经》云,如来到了吃饭的时间,曾持钵到舍卫大城乞食,即诗中“制石钵”之意。“传法嗣”之事,是说东土禅宗传法,往往以衣钵为信物。宋僧契嵩《传法正宗记》卷六记载弘忍传法惠能时之言道:“昔达摩以来自异域,虽传法于二祖,恐世未信其所师承,故以衣钵为验。今我宗天下闻之,莫不信之,则此衣钵可止于汝。”
③偶因受余光,相承成旧事。遂令后代争,纷纷起嗔戾:以衣钵相验,在东土禅宗只是一件偶然的事,岂料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世代相传下去,致使后人为了获得正统地位,纷纷抢夺衣钵,引起无数争端。如六祖惠能得到五祖弘忍所传衣钵后,南行途中,就曾被人追杀。
④过量人:器识深远的人。
⑤拈花意:即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之意。《五灯会元》卷一:“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诗人徐贲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徐贲

徐贲(1335-1380年),字幼文,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自号北郭生,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吴中四杰之一,明初十才子之一。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张士诚死后,俆贲与张羽避居吴兴(今浙..... 查看详情>>

诗人徐贲作品: 《晚寻王隅隐居》 《答故人杨宪副孟载》 《江上偶见·潮满江沙起鹭鸶》 《濯清轩·春草绿芳洲》 《山阁夜坐·山阁岩岩俯下方》 《送日本僧·万里扶桑晓色微》 《送王守敬还淮南》 《题倪云林竹·倚窗昼寂自焚香》 《题春江云舍·含远深藏树》 《过庾岭·盘纡危磴费攀跻

古诗《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的名句翻译赏析

《赋得释迦钵赠慧古明上人》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