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荆玉篇》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陈子昂古诗:观荆玉篇更新时间:2020-02-15
注释
荆玉:即有名的“和氏璧”。《韩非子·和氏》载,楚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玉璞,进献给楚厉王、楚武王,却都被认为是石头而先后被砍去了左右脚。等到楚文王即位,才叫匠人雕琢,终于得到了玉璧。
丙戌岁:武则天垂拱二年(886)。
乔公:即乔知之,武则天时累官右补阙、左司郎中,《旧唐书》有传。垂拱二年(886),左豹卫将军刘敬周帅河西骑兵从居延入讨金徽州都督仆固始,在补阙乔知之摄侍御史护其军,事见《燕然军人画像铭序》(《陈子昂集》卷六)。
军幕:军队幕府。次:驻扎。张掖河:在今甘肃西北部。
仙人杖:草药名,可作菜蔬。
“余家”句:陈子昂《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铭》中,说他父亲陈元敬隐居山林,服食云母以养性情,所以说“世好服食”。
饵:吃。
息意:断念。味:指仙人杖。
荐:献。
冁(chǎn)尔:喜笑颜开的样子。
此君:指仙人杖。
扶:助。
昌言:美言。
王仲烈:名无竞,官至监察御史、太子舍人,后坐贬卒。《旧唐书》《新唐书》均有传。
行人:过路人。知药:识草药。
白棘:即酸枣。
“谓宋”句:《阚子》载,宋国有一愚人得到一块燕石,当成宝玉珍藏(见《艺文类聚·地部》引)。乔知之用这个故事来讽刺陈子昂把酸枣当成仙人杖。珉(mín):美石。
独见:一个人的见解。
被夺:指遭众人反对。
二子:指乔知之、王钟烈。
《采玉咏》:即乔知之所作《采玉篇》。
鸱(chī)夷:皮口袋,外形做成像猫头鹰模样。
缁(zī):黑色。磷:薄,损伤。
举世:整个人世。
丹青:丹砂和石青,两种颜料。
殊伦:不同类别。
“勿信”句:一作“勿信工言子”。工言子,善于言辞的人。
荆国人:指楚人卞和。
白话译文
鸱夷皮口袋里面有一双白玉,这白玉表面有一点斑点疵痕。
倘若把它挂出来标价一千金,世上没有人理解它价实货真。
朱砂丹青都不是特别的颜色,人们的看法却有明显的重轻。
千万别信那巧言滑舌的小人,我只为贞士卞和的遭际悲愤。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这首诗当作于公元686年(武后垂拱二年)陈子昂随乔知之北征突厥时。诗写穿越峡口山时的所见所思,在浓墨重彩地描写峡口山险峻地理形势的同时,还抒写了对乔知之等人遭际的同情。峡口山,在今甘肃张掖地区。乔知之、王无竞,诗人友人。

诗人陈子昂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 查看详情>>

诗人陈子昂作品: 《观荆玉篇》 《感遇诗·玄蝉号白露》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群公集毕氏林亭》 《感遇诗·吾观昆仑化》 《田光先生·自古皆有死》 《感遇诗·白日每不归》 《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 《宿襄河驿浦·沿流辞北渚》 《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观荆玉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