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天麟·学诗须透脱》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诗人:杨万里古诗:和李天麟·学诗须透脱更新时间:2017-10-13
①透脱:灵活而不拘泥陈法。孤高:峻拔超妙。
②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佛门中以衣钵授受,以示统绪相传,但能悟入者也不必死守成法,大可径自作祖,超越乃师(此处打个比方,即原来把师父视为丘山,今则视为一毛)。这里用来比喻作诗,要有创新精神。
③句中池有草:指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一联的得来,据《南史·谢惠连传》:“(灵运)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尝云:‘此语有神助,非吾语也。’”杨万里之所以如此推崇谢灵运的这一联诗,也是因为其独创性。正如唐代日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所说:“凡高手,言物及意,皆不相倚傍。……‘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其例也。”“诗有天然物色,以五彩比之而不及。由是言之,假物不如真象,假色不如天然。如此之例,皆为高手。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如此之例即是也。”
④字外目俱蒿:《庄子·骈拇》有“蒿目而忧世之患”之说,后世因用“蒿目”比喻关心现实的政治社会。但杨万里这里更进一步认为,诗歌表现现实最好不要直说,而应见之于言外,使读者得“味外之味”。
⑤可口:指诗篇有意味。
⑥霜螯:秋天的蟹。螯本是蟹钳,这里以局部代整体。糟:未清带滓的酒。秋天饮酒吃蟹,其乐可使人久久回味,诗人以此比喻诗歌所应达到的艺术效果。
⑦句法天难秘,功夫子但加:句法也就是作诗的技能并不神秘,只要下工夫去做,就一定能够掌握。
⑧柏树:据《五灯会元》卷四:“(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赵州从谂)曰:‘庭前柏树子。’曰:‘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曰:‘我不将境示人。’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
⑨桃花:据《神仙传》,志勤禅师春来在沩山见桃花绽开新蕾,乃悟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之性,应该顺其自然。这两句承前而来,认为虽然字法和句法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应该活参,否则,便不免死于句下。
⑩要共东西玉,其如南北涯:想和你在一起饮酒论诗,无奈相距天涯,见面不易,令人遗憾。东西玉,指酒。
⑪肯来谈个事,分坐白鸥沙:老朋友若是肯来谈谈作诗这件事,我们就一起坐在白鸥栖息的沙滩,共同参详参详。
宋代的江西诗人从佛教尤其是禅宗里面接受了丰富的思想,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探索。杨万里虽然自称跳出了江西阵营,但他实际上是超越和扬弃,而不是完全的脱胎换骨,所以,在他的创作活动中,还能不时看到江西理论的影响。这首诗继承吕本中、曾几等人以禅寓诗、以禅论诗的传统,以“透脱”和“信手”为出发点,阐述了自己关于诗歌创作的见解。同他的许多前辈偏重于诗歌技巧不同,杨万里所强调的是创作精神,这就是打破权威、独任性灵,根据自己的时代特色和个人特色,创作出新的篇章。否则,就会像死参话头而不能证道成佛的僧人一样,永远也不会领悟诗歌王国的奥秘。
从这些方面,看得出杨万里对南宋江西末流“虽左规右矩,不遗余力,而往往不知出此(按指“须于规模令大,涵养吾气”),故百尺竿头,不能更进一步”(吕本中《与曾吉甫论诗第一帖》)的现象是极为不满的。他本人就在诗歌史上有了新的发展,创造了“诚斋体”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例如,他很善于用小诗来描写瞬间感受,“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钱钟书《谈艺录》第118页)这种瞬间感受的飘忽性,有时也和禅思之来去一样无从捉摸,杨万里的特长之一就是能够及时把它抓住。

诗人杨万里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 查看详情>>

诗人杨万里作品: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跋眉山程仁万言书草》 《池亭·小沼才阶下》 《溪行险绝·山不人烟水不桥》 《送刘茂材主簿之官理定》 《寄广东提刑林谦之司业》 《霜夜·月影全无只有星》 《罗溪望夫岭·行役家家寄刀尺》 《中秋前一夕携酒与子仁侄登多稼亭》 《游西湖·春光欲动意犹迟

《和李天麟·学诗须透脱》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