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归梦图·系舟南北暮云平》创作背景

朝代:元代诗人:元好问古诗:家山归梦图·系舟南北暮云平更新时间:2021-01-15
《家山归梦图三首》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第一首写实,将愉快的童年趣事娓娓道来,以记忆中的的平静快乐对比现实社会的战乱纷争,不动声色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对战乱的深切厌恶。第二首前两句写画中之景,回忆家乡壮丽景色,后两句回归冷酷现实。第三首以元蒙兵的破竹之势与金朝之节节败退两相对照,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失望和前途未卜的迷茫。全诗情感前后照应,层层递进。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诗人登进士第后,没选上官职,闲居汴京。每日和京中文人交游酬唱。当时,友人李平甫为他画了家乡的系舟山图,座主赵秉文,吏部尚书杨云翼,以及友人刘昂霄、赵元等人,都相继为此画题诗,抒发那深沉的思乡之情。这一切,都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触动了诗人的归思。于是,他慨然提笔写下了这三首七绝。
注释
④系舟:就是系舟山,在作者故乡忻州的东面。
⑤滹(hū)河:就是滹沱河,流经系舟山北四十余里,它的支流牧马河流经忻州东南。
⑥布袖:布衣的袖子,也等于说“布衣”,语意双关。古人称平民为布衣。元好问当时虽已中进士,但还没任官职,因此仍以布衣自居。
⑦清晖亭:在汴京。
白话译文
仿佛看见,系舟山的南北暮色如画,风静云平,滹沱河两岸落日返照,泛起缕缕金明。
如今,却只有万里秋风吹拂着布衣的长袖,我在那清晖亭上,倚傍着雨后的新晴。

诗人元好问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元好问

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 查看详情>>

诗人元好问作品: 《梨花海棠·梨花如静女》 《江城子·来鸿去燕十年间》 《满江红·三泉醉饮》 《俳体雪香亭杂咏》 《济南杂诗·石刻烧残宴集辞》 《江城子·寄德新丈》 《鹧鸪天·抛却浮名恰到闲》 《促拍丑奴儿·无物慰蹉跎》 《赵大年秋溪戏鸭图》 《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

《家山归梦图·系舟南北暮云平》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