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少司命》创作背景

朝代:先秦诗人:屈原古诗:九歌·少司命更新时间:2017-06-01
《九歌·少司命》是屈原所作组曲《九歌》中一首,是《九歌·大司命》的姊妹篇,是祭祀少司命神的歌舞辞。少司命是主管人间子嗣的神,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女神,因为是主管儿童的,所以称作“少司命”。这首诗和《九歌·大司命》都是一方面用人物自白、倾吐内心的方式展示其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用对方眼中所见来刻画形象。由对方的赞颂从旁表现的办法,既变换角度,又内外结合,互相映衬,诗中的每一段唱词,都是既写“他”,又写“我”,采取了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辞采华丽,又韵味深长。
过去楚国南方的沅江、湘江之间的风俗信奉鬼神,崇尚祭祀。其祭祀过程有歌舞鼓乐以祭神。屈原在这些地区徘徊游走,记载并对当时乡民祭祀之礼、歌舞之乐、所唱之辞加工创作。这篇就是当时男巫迎祭女神的祭祀之辞,和与姊妹篇《九歌·大司命》并列,表达了男女相慕之意。
注释
⑴秋兰:古所谓兰草,叶茎皆香。秋天开淡紫色小花,香气更浓。古人以为生子之祥。麋芜(míwú):即“蘼芜”,细叶芎藭,叶似芹,丛生,七、八月开白花。根茎可入药,治妇人无子。以下六句为男巫以大司命口吻迎神所唱。
⑵华:原作“枝”,《楚辞考异》引一本作“华”。王逸《楚辞章句》释此句为“吐叶垂华”,则本作“华”,今据改。
⑶袭:指香气扑人。予:我,男巫以大司命口吻自谓。
⑷夫:发语词,兼有远指作用。
⑸㠯(yǐ):同“以”。荪(sūn):溪荪,石菖蒲,一种香草。古人用以指君王等尊贵者,诗中指少司命。何以:因何。
⑹青青:借为“菁菁”,茂盛貌。以下三节为少司命所唱。
⑺美人:指祈神求子的妇女。
⑻忽:很快地。余:我,少司命自谓。目成:用目光传情,达成默契。
⑼儵(shū):同“倏”,迅疾的样子。逝:离去。
⑽君:少司命指称大司命。须:等待。因大司命受祭结束后升上云端等待,故少司命这样问。
⑾此句上原有“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王逸无注。《考异》云:“古本无此二句。
《九歌.少司命》作者:李少文
《九歌.少司命》作者:李少文
”按:“与女”二句与《河伯》中二句重复,当是由《河伯》所窜入,今删。女(rǔ):汝。咸池:神话中天池,太阳在此沐浴。以下二节为男巫以大司命口吻所唱。
⑿晞(xī):晒干。阳之阿(ē):即阳谷,也作旸谷,神话中日所出处。
⒀美人:此处为大司命称少司命。大司命在云端,少司命尚在人间受祭,所以大司命这样说。
⒁怳(huǎng):神思恍偬惆怅的样子。浩歌:放歌,高歌。孔盖:孔雀毛作的车盖。
⒂旍(jīng):同“旌”,翠旍,翠鸟羽毛装饰的旌旗。
⒃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此处指天之高处。抚:持。
⒄竦(sǒng):肃立,此处指笔直地拿着。拥:抱着。幼艾:儿童,即《札记·月令》所说“养幼少”的“幼少”。
⒅正:主也。
白话译文
秋天的兰草和细叶芎藭(xiōng,qióng),遍布在堂下的庭院之中。
嫩绿叶子夹着洁白小花,喷喷的香气扑向面孔。
人们自有他们的好儿好女,你为什么那样地忧心忡忡?
一片片秋兰青翠茂盛,嫩绿叶片中伸出着花的紫茎。
满堂上都是迎神的美人,忽然间都与我致意传情。
我来时无语出门也不告辞,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
悲伤莫过于活生生的离别,快乐莫过于新结了好相识。
穿起荷花衣系上蕙草带,我忽然前来又忽然远离。
日暮时在天帝的郊野住宿,你等待谁久久停留在云际?
同你到日浴之地咸池洗头,到日出之处把头发晾干。
远望美人啊仍然没有来到,我迎风高唱恍惚幽怨。
孔雀翎制车盖翠鸟羽饰旌旗,你升上九天抚持彗星。
一手直握长剑一手横抱儿童,只有你最适合为人作主持正!

诗人屈原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 查看详情>>

诗人屈原作品: 《九歌·湘夫人》 《九歌·东皇太一》 《九歌·礼魂》 《九章·涉江》 《卜居·屈原既放》 《九章·悲回风》 《九章·怀沙》 《九歌·河伯》 《九歌·少司命》 《大招

古诗《九歌·少司命》的名句翻译赏析

《九歌·少司命》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