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更新时间:2018-01-09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是一首寿词,上片着重为寿宴布景,下片着重借寿宴说情,不但赞颂了史致道的功绩,还热切期望将领们挥军北伐,净扫强虏,恢复河山。全词语美词工,格调恢宏,描写富贵寿考、事业功名,既切合时势,又切合身份,颇能体现性灵,堪称佳作。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十二月辛弃疾建康通判任上。时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的史致道即将离任,辛弃疾为他祝寿。
当时金陵是进图中原退保江浙的军事要地,史致道就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上,同时史致道的德政也受到朝野人士的认可,因此一些官员和士人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而一再地对史致道劝勉和称扬。辛弃疾时任建康通判,对史正志非常钦佩,尊敬有加。两人交往甚密,经常探讨富国强民,恢复中原的大计。辛弃疾在金陵与史致道交往而结下的深厚的友谊,在词坛一直传为佳话。
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宋人创调,见秦观《淮海词》。
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史致道:名正志,江苏扬州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曾上《恢复要览》五篇,并建议“无事都钱塘,有事幸建康”。时任建康留守、建康知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
“又报”句:《酉阳杂俎》续集卷一:“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此用以谓边境安然无事。
英雄表:英雄气概。苏轼《张安道乐全堂》诗:“我公天与英雄表,龙章凤姿照鱼鸟。”
“珠玉”句:此为笑谈霏珠玉之倒置。用以赞扬史帅。《晋书·夏侯湛传》:“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霏(fēi),散。
得似:怎似。
“莫惜”句: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尊频倒。”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
凤诏:指皇帝的诏书。陆翔《邺中记》:“石季龙(虎)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着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
江东小:《史记·项羽本纪》:“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从容”句:《新唐书·房瑁传赞》:“遭时承平,从容帷幄,不失为名宰。”帷幄,指决策处。
“整顿”句:杜甫《洗兵马》:“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中书考:用唐郭子仪事。中书,即中书令,指宰相。唐以中书、尚书、门下为三省,其令长俱为宰相。
白话译文
你守边有功,塞垣年年平安无事。你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决胜尊俎之间”的才能。你使金陵城防固若金汤,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且谈笑风生,言如珠玉。春天就要到了,梅花有衰老的时候,而人并不像梅花那样易老。
尽情饮酒吧,你很快便会应诏入朝。你是治国之才,在江东地方千里,难以施展才华。回到朝廷,运筹帷幄,整顿乾坤,收复中原地区,把国家治理好。这样你将和唐代郭子仪一样,从今至老,永为贤相,千古流芳。

诗人辛弃疾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