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古诗: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更新时间:2020-10-12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上片用风吹护花铃声,泉声雨声的“不堪听”去衬托,表达了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下片则径自写怀,结处说加倍地写出词人的无聊。全词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将词人内心的寂寞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这一首《太常引》,没有确切时节,没有确切地点,多次查阅资料亦是无果。于是,后人只能旁证推测,这应是纳兰离家夜宿别处而发的感慨。
注释
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双调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花铃:即护花铃。
无凭踪迹:踪迹全无,难于寻觅。无凭:无所凭据,即无法寻找。
白话译文
晚问风来,吹响了护花铃,碧山亭里正满怀愁绪的人听不得这般铃声,而泉声雨声也交织而来,更让人无法承受。
你行踪不定,音讯全无,我百无聊赖,愁绪无法向关心自己的人诉说。连梦够也总是模糊不清,又何必把梦早早催醒呢。

诗人纳兰性德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一度因避讳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之后又改回纳兰性德之名,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 查看详情>>

诗人纳兰性德作品: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密云·白檀山下水声秋》 《玉楼春·拟古决绝词》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酒泉子·谢却荼蘼》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