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陈矫传》注释译文

朝代:南北朝诗人:魏收文言文:魏书·陈矫传更新时间:2018-09-11
陈矫字季弼,是广陵郡东阳县人。到江东和东城躲避战乱时,辞掉了孙策和袁术的征召,回到本郡。太守陈登请他担任功曹,并派陈矫到许昌,对他说:“许昌人好评论人物,有批评我不足的地方,您替我仔细察看一下,回来转告我。”陈矫回来说:“我听了远近不少人的议论,都说您骄傲自大。”陈登说:“内室和睦,德行兼备,我敬佩陈元方兄弟;冰清玉洁,行动有礼有法,我敬佩华子鱼;修身养性,痛恨丑恶,有胆有识,我敬佩赵元达;博学多才,卓尔不群,我敬佩孔文举;才智出众,有建立王业霸业的谋略,我敬佩刘玄德:所敬佩的就像这样。还有什么骄傲自大!那些人絮絮叨叨,哪里值得去听信呢?”陈登平时的想法确实如此,却非常尊敬和友善陈矫。
孙权围攻广陵郡匡奇时,陈登命令陈矫去向太祖求救,陈矫劝说太祖说:“我们郡虽然地方狭小,但地势对您有利,如果能得到您的援救,让它成为您的外藩,就能挫败吴国人的阴谋,徐州才能永久安定,您的威武之名威慑四方,仁爱之名到处传扬,还没有跟从您的地方,都会观望风头像影子一样归附您。崇尚恩德,养成威望,这就是成就王业呀。”太祖很惊奇陈矫的才智,想留下他在许昌任职。陈矫推辞说:“我们的郡县面临危亡,本意是来向您告急求援的,纵使没有楚国申包胥搬取救兵的功效,又怎敢忘记卫国弘演的义举呢?”太祖于是派兵救援。吴军已开始撤退,陈登在多处设下埋伏,亲自率兵追击敌人,大败吴国军队。
太祖征召陈矫担任魏郡司空掾属,历任相县令,征南将军长史,彭城太守,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周一男子的父亲病了,这男子杀牛为他父亲祈祷福寿,根据当时保护耕牛的法令,县官判他抛尸街头的死罪。陈矫说:“这是孝子呀!”上表请求赦免了他。升魏郡太守。当时魏郡关押的囚犯有一千多人,有的关押了一年多还未判决。陈矫认为周代有三典法,汉代有约法三章,现在只重视判罪的轻重,却忽视了长期关押的恶果,这真是谬误呀!他亲自阅读了全部罪案,当时就作出了判决。大军东征时,进京任丞相长史。回师后,又任魏郡太守,转任西曹属。跟随征伐汉中,回来后任尚书。还没走到邺,太祖就死在洛阳,群臣拘泥常规,认为太子继位应当有诏书的任命。陈矫说:“大王死在外面,天下惶恐,太子应当节哀,马上即王位,以安定天下的人心。况且太祖宠爱的儿子就在旁边,如果发生争夺王位的灾变,国家就危险了。”当即就召来百官,准备登基仪式,一天就筹办好了。第二天,以王后的命令,策太子即位,大赦天下,一切仪式圆满结束。文帝说:“陈季弼遇上大事的时候,见识高明,多有谋略,超过一般人,确实是当代的杰出人才。”文帝即皇帝位后,陈矫转吏部任职,封高陵亭侯,升任尚书令。明帝即位后,进爵为东乡侯,封邑六百户。明帝有一次突然乘车来到尚书台门前,陈矫跪下问明帝:“陛下想要去哪里?”
明帝说:“不过想查阅文书罢了。”陈矫说:“这是臣的职责,不是陛下应当做的。如果臣不称职,就请陛下罢免我。陛下应当回去。”明帝很惭愧,掉转车头就回去了。他的诚信正直大都像这个样。又加官侍中光禄大夫,升任司徒。景初元年去世,谥号叫贞侯。
李冲,字思顺,陇西人,敦煌公字宝最小的儿子。他很小的时候双亲就去世了,受到大哥荥阳太守李承的抚养教导。李承常说:“这小家伙才能气度非同凡响,将成为我们家族的依靠。”李冲深沉儒雅,胸怀远大,他哥赴任,李冲随兄到任所。当时刺史太守的子弟们大都骚扰老百姓,有巧取豪夺的行为,只有李冲和李承的长子李韶极其清白,不向百姓索取财物,当时人都称赞他们。
显祖献文帝拓跋弘末年,李冲做中书学生。他善于同朋友们相处,不随便开玩笑或说不正经的事,同辈人都尊重他。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即帝位初年,按惯例升李冲为秘书中散,掌管宫中文书事务,因为他的行为严谨,作事机敏,逐渐受到宠信。升任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
先前没有设置党、里、邻三长,只有宗主督护制度,因此百姓被豪族隐庇,户籍不实,五十家或三十家才立一个户头。李冲认为通过三正管理人户,历史已经很长了,因此创定三长制,把它上奏给执政者。文明太后看了过后,认为不错,把李冲介绍给公卿太臣们来共同商量这件事。中书令郑羲、秘书令高祜等人说:“李冲之请求设立“三长”,是想统一天下法令。这说起来似乎可以采纳,但实际上难以推行。”郑羲又说:“不相信我的话,那就试试看,等事情失败之后,会知道我的话没错。”太尉元丕说:“我认为这一法令若能推行下去,对公对私都有好处。”他们都说现在正是农活忙的月份,如果清查登记户口,新迁户和原住户都没有区别,老百姓一定会因烦扰而生怨气,请求等这个秋天过后,到冬天没农活的月份,再慢慢派人推行,比较合适。李冲说:“所谓民,就是冥,可心让他们怎样作,不可心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那样作。假如不趁征发租税的时候设置三长,百姓只知道设立三长清查户口烦人,看不到平均徭役、减少赋敛的好处,心里定会有怨气。应当趁收取租税的月份进行,使百姓知道这将有平摊赋税的好处,他们既知道置三长的事,又因此获得好处,利用百姓的愿望,就容易推行。”文明太后说:“设立三长,租税徭役就有一定标准,隐匿的人口就可以清查出来,侥幸逃避的人也将停止,有什么不可以的?”大家意见虽仍不一致,但只是认为变法实行起来不容易,更没有其他反对的说法。于是便设置三长,公家和老百姓都称道这样方便。
李冲升任中令,加官散骑常待,南部给事中一职仍保留。不久转任南部尚书,被赐以顺阳侯的爵位。李冲受到文明太后的宠爱,日甚一日,赏赐的财物每月达数千万钱之多,进其爵为陇西公,暗中把珍宝及皇帝所赐之物送往他的家中,外面的人无从知道这些事。李冲家一直清贫,这时才开始成为富家。但他作事谦虚,并以此自我约束,把积蓄的财物分散给别人,从姻亲同族到同乡同里的人,都得到他的施舍。
起先,李冲的哥哥李佐与河南太守来崇一起从凉州来到魏都城,他们俩平时有小矛盾,李佐因一次机会使来崇获罪,来崇饿死于监狱中。其后来崇之子来护又举报李佐犯有贪污罪,李佐与李冲等人均被逮捕入狱,碰到大赦,才免除罪罚,李佐因而痛恨来护。等到李冲受宠尊贵,执掌内外大权,来护为尚书南部郎,非常担心会被李冲陷害,多次请求免官退避,但李冲总都安慰他。来护后来犯了贪污罪,担心自己一定不能免死。李冲于是将自己与来护间的隔阂原原本本的向上作了报告,请求宽恕来护,来护因此没被判刑。

诗人魏收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魏收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掌诏诰,..... 查看详情>>

诗人魏收作品: 《看柳上鹊诗·背岁心能识》 《安丰王元猛传》 《桓阶传》 《魏书·名句》 《袁涣传》 《杨大眼传》 《魏书·王烈传》 《于烈传》 《张蒲传》 《胡叟传

《魏书·陈矫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