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即事》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戴叔伦古诗:湘南即事更新时间:2020-03-17
《湘南即事》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借卢橘、枫叶表明节令由夏入秋,触发了诗人的愁思;次句点明所怀,表达了诗人心恋帝阙的廊庙之思;后两句借水生情,明显地流露出了诗人叹惋韶华消逝,而此身无所作为的焦灼感。全诗纡曲婉转,感情诚挚,意尤深切。
唐代宗大历(766-779年)初年,刘晏任度支盐铁转运租庸史,曾推荐戴叔伦主持湖南转运。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戴叔伦又入湖南观察使曹王李皋幕,住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如此先后在湖南多年。当时他已近五十的知命之年,而身居幕僚,无所建树。有感于节物风光不相待,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1.湘南:泛指湖南沅水、湘水流域。即事:就某事发兴之作。
2.卢橘:即金橘,夏日开花,白色。李时珍《本草纲目》:“此橘生时青卢色,黄熟时则如金,故有金橘、卢橘之名。卢,黑色也。”
3.何处望京师:指长安看不到在哪里。京师,此指长安。
4.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今湖南省境内,流入洞庭湖。尽日:有版本作“日夜”。
白话译文
眼前正是卢橘花开、枫叶衰败的深秋季节,出得门来遥望远方,京师不知道在远处的哪个地方。
沅水湘江日夜不停地流向东方,为什么就不能为我这个愁情满怀的人驻留片刻,听一听我内心的苦衷呢?

诗人戴叔伦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戴叔伦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 查看详情>>

诗人戴叔伦作品: 《巫山高·巫山峨峨高插天》 《过柳州·地尽江南戍》 《将至道州寄李使君》 《感怀·尺帛无长裁》 《别友人·扰扰倦行役》 《泊雁·泊雁鸣深渚》 《送郭太祝中孚归江东》 《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敬报孙常州二首》 《听韩使君美人歌

《湘南即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