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诗经的诗 > 殷武 > 创作背景

《殷武》创作背景

朝代:先秦诗人:诗经古诗:殷武更新时间:2017-04-06

《殷武》,《诗经·商颂》篇名。是一首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商颂》最后一篇,也是《诗经》最后一篇。诗写汤孙殷高宗伐荆楚武功,并臣服各地诸侯。旧说以为祀高宗,可供参考。《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1、挞(踏tà):《通释》:“挞,盖勇武之貌。”
2、罙(深shēn):“深”的古字。《毛传》:“罙,深。”
3、裒(抔póu):俘虏。《郑笺》:“俘虏其士众。”《传疏》:“裒即捊(俘fú)字。”
4、有截其所:《集传》:“尽平其地,使截然齐一,皆高宗之功也。”
5、享:进献。《郑笺》:“氐羌,夷狄国,在西方者也。享,献也。”
6、常:俞樾《群经平议》:“常当作尚。”
7、辟:《毛传》:“辟,君。”
8、绩:迹。
9、祸:罪过。适:谴责。《郑笺》:“来辟,犹来王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七:“祸读为过。《广雅》:‘适,过,责也。’谪与适通。勿予过谪,言不施谴责也。”
10、严:恭敬。《毛传》:“严,敬也。”
11、不僭不滥:《通释》:“此承上文下民有严,谓民之畏法,故不敢僭滥,非谓上之刑赏也。”
12、遑:闲暇。
13、翼翼:完美貌。《毛传》:“商邑,京师也。”《传疏》:“李贤《后汉书》注引《韩诗》文云:‘翼翼然,盛也。’”
14、极:标准。
15、濯濯:《正义》:“濯濯乎光明者,其见尊敬如神灵也。”
16、丸丸:高大挺直貌。《集传》:“景山,山名,商所都也。”《毛传》:“丸丸,易直也。”
17、斫(卓zhuó):砍。虔:截断。《通释》:“虔,犹伐也、刈也……方斫是虔,是削伐木于作室之际。”
18、桷(觉jué):方椽。
19、梴(缠chán):《毛传》:“梴,长貌。”俞樾《群经平议》:“旅,当读为梠.《说文o木部》:‘梠,楣也。’楣与楹相接,故梠楹并言。”《正义》:“闲为楹之大貌。”楹(盈yíng):厅堂前的柱子。闲:粗大貌。
译文
殷王武丁神勇英武,是他兴师讨伐荆楚。
王师深入敌方险阻,众多楚兵全被俘虏。
扫荡荆楚统治领土,成汤子孙功业建树。
你这偏僻之地荆楚,长久居住中国南方。
从前成汤建立殷商,那些远方民族氐羌,
没人胆敢不来献享,没人胆敢不来朝王。
殷王实为天下之长。
上帝命令诸侯注意,建都大禹治水之地。
每年按时来朝来祭,不受责备不受鄙夷,
好好去把农业管理。
上帝命令殷王监视,下方人民恭谨从事。
赏不越级罚不滥施,人人不敢怠慢度日。
君王命令下达诸侯,四方封国有福享受。
殷商都城富丽堂皇,它是天下四方榜样。
武丁有着赫赫声名,他的威灵光辉鲜明。
既享长寿又得康宁,是他保佑我们后人。
登上那座景山山巅,松树柏树挺拔参天。
把它砍断把它远搬,削枝刨皮加工完善。
长长松木制成方椽,楹柱排列粗壮溜圆。
寝庙落成神灵安恬。

诗人诗经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查看详情>>

诗人诗经作品: 《黄鸟·交交黄鸟》 《皇矣》 《樛木》 《绿衣》 《抑·抑抑威仪》 《东门之池·东门之池》 《白华·白华菅兮》 《墓门》 《日月·日居月诸》 《殷武·挞彼殷武

古诗《殷武》的名句翻译赏析

《殷武》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