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田叟》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赠田叟更新时间:2017-05-08
《赠田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忧郁感伤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和世运的衰微,热情讴歌了田叟质朴淳厚的品质,并以田叟自比,对官场中排挤自己者进行了嘲讽,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大中元年(847),李商隐曾依靠桂管观察使郑亚成为支使兼掌书记。大中二年二月,郑亚因吴湘案株连,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州东)刺史。李商隐失去靠山,只得北归。三四月间从桂林启行,五月至潭州(今长沙),在刚被贬为河南观察使的李回幕中,做过短暂停留。夏秋之交到江陵,于秋末回到长安,此诗当作于罢桂管幕后,徘徊江汉时。
注释
[1]荷(hè):挑,担。
[2]蓧(tiáo):古代耘田用的竹器。《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3]烧畲(shē):烧荒耕种。将砍伐的荆棘等烧成灰作肥料叫烧畲。
[4]暝:天黑,傍晚。
[5]鸥鸟忘机:用《列子》中鸥鹭忘机事。有人住在海边,与鸥鹭相亲,其父欲使他把鸥鹭捉回,鸥鸟见到他就不敢飞近了。本来喻指人无机心,动物也就与他相亲。这里指隐居自乐,不以世事为怀(此处诗人把田叟比视作隐士)。[2] 
[6]浃洽:融洽,和洽。
[7]交亲:互相亲近。句中指亲友。
[8]得路:指得志升官。
[9]昧平生:素不相识。
[10]抚躬:唐太宗诗:“抚躬寻既往。”
[11]诚:实在,诚实。这句是说:田叟为人诚直,使人印象深刻。
[12]在野无贤:《尚书·大禹谟》:“野无遗贤”。《新唐书·李林甫列传》:“帝诏天下士有一艺者,得诣阙就选。林甫恐士对诏或斥已,即建言,请委尚书省长官试问,使御史臣监总,而无一中程者。林甫因贺上,以为野无留才。”这句是说:乡间分明有这样贤德的人,而在上的权贵却认为野无遗贤,真叫我吃惊。
作品译文
挑着竹器的老翁看起来有情致,我们彼此遇见之后就一起绕着村子走。烧荒的火光将天边映成白天的颜色,远处被照着的山显得更好看了,傍晚砍伐树木的声音在幽深的山谷里回荡。鸥鸟与白沙云天相伴,人们也完全忘掉心计,与他相亲,鸟儿和谐融洽的在空中飞翔,可亲戚朋友却彼此一向不了解。自我反省后觉得实在是感激这眼前的一切,谁说乡间没有有明智的人,朝野里的人却不知道,真是让我吃惊。

诗人李商隐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查看详情>>

诗人李商隐作品: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破镜·玉匣清光不复持》 《明日·天上参旗过》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有感·九服归元化》 《公子·外戚封侯自有恩》 《寄华岳孙逸人》 《漫成五章·生儿古有孙征虏》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九月于东逢雪

古诗《赠田叟》的名句翻译赏析

《赠田叟》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