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蠡县凶宅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阅微草堂笔记》章节目录: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如是我闻(一)》 《卷八如是我闻(二)》 《卷九如是我闻(三)》 《卷十如是我闻(四)

蠡县凶宅

书籍:阅微草堂笔记章节:卷四滦阳消夏录(四)更新时间:2019-12-26
李孝廉存其言,蠡县有凶宅,一耆儒与数客宿其中,夜间窗外拨剌声,耆儒叱曰:邪不干正,妖不胜德,余讲道学三十年,何畏于汝。窗外似有女子语曰:君讲道学,闻之久矣,余虽异类,亦颇涉儒书。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君一言一动,必循古礼,果为修己计乎?抑犹有几微近名者在乎?君作语录,累累于诸儒辩,果为明道计乎?抑犹有几微好胜者在乎?夫修己明道,天理也,近名好胜,则人欲之私也。私欲之不能克,所讲何学乎?此事不以口舌争,君扪心清夜,先自问其何如,则邪之敢干与否,妖之能胜与否,已了然自知矣,何必以声色相加乎?耆儒汗下如雨,瑟缩不能对,徐闻窗外微哂曰:君不敢答,犹能不欺其本心,姑让君寝。又拨剌一声,掠屋檐而去。

蠡县凶宅相关文章

  • 察相》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左传》曰:“周内史叔服如鲁,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杜预曰:“丰下,谓面方也&rdquo...
  • 致九弟季弟·拟和陈射仙办大通厘金》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用人篇 - - 季沅弟左右;  出队以护百姓收获,甚好!与吉安散耕牛耔种,用意相似。吾辈不幸生当乱世,又不幸而带兵,日以杀人为事,可为寒心!惟时时存一爱民之念,庶几留心弟既掘长濠,切不可过濠打仗,胜...
  • 致诸弟·述改建祖屋之意见》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 -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弟左右:  十二月初九,接到家中十月十二日信,初十日一信,具悉一切。家中改屋,有与我意见相同之处,我于前次信内,曾将全屋画图寄归,想已收到,家中即已改妥,十一月初...
  • 宦家义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海阳鞠前辈庭和言,一宦家妇临卒,左手挽幼儿,右手挽幼女,呜咽而终,力擘之乃释,目炯炯尚不瞑也。后灯前月下,往往遥见其形,然呼之不应,问之不言,招之不来,即之不见,或数夕不出,或一夕数出,或...
  • 山东朱文》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州县官长随,姓名籍贯皆无一定,盖预防奸赃败露,使无可踪迹追捕也。姚安公尝见房师石窗陈公一长随,自称山东朱文,后再见于高淳令梁公润堂家,则自称河南李定。梁公颇倚任之,临启程时,此...
  • 魂念子孙》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 - 又佃户何大金,夜守麦田。有一老翁来共坐,大金念村中无是人,意是行路者偶憩,老翁求饮,以罐中水与之。因问大金姓氏,并问其祖父,恻然曰:汝勿怖。我即汝曾祖。不祸汝也。细询家事,忽喜忽...
  • 星变奇验》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天文家每测象纬以占人事之吉凶,其法由来旧矣。西人则谓星行有一定之轨度,与人事毫不相涉。以是习西法者,但精测算,而不言占验。然见于史册者,数千年来治乱祸福,往往十验七八,其说有...
  • 谢忠愍公保卫天津》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咸丰三年,粤贼北犯畿辅。长芦盐运使杨霈,为防御计,捐廉制洋枪五百杆,招募壮丁在署教演,号日“芦团”。旋奉旨派前任浙江巡抚梁宝常等,协同天津地方官办理团练。阖县绅商...
  • 量力而为谦虚好学》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八佾 - - 现在讲到另一段: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鄹是孔子出生的地方,即邹。鄹人之子即指孔子。这一段所讲的应该是正当孔子做鲁国司寇...
  • 褚遂良》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长山赵某,税屋大姓。病症结,又孤贫,奄然就毙。一日力疾就凉,移卧檐下。及醒,见绝代丽人坐其旁,因诘问之,女曰:“我特来为汝作妇。”某惊曰:“无论贫人不敢有妄想;且奄...
  • 凯风》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仿制字》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古艳部 - - 仿制字 一生见有投制生帖者,深叹制字新奇,偶致一远札,遂效之。仆致书回,生问见书有何话说,仆曰:“当面启看,便问老相公无恙,又问老安人好否。予曰:‘俱安。’乃沉吟...
  •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三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郁新,字敦本,临淮人。洪武中,以人才征,授户部度支主事。迁郎中。逾年,擢本部右侍郎。尝问天下户口田赋,地理险易,应答无遗,帝称其才。寻进尚书。时亲王岁禄米五万石,新定议减五之四,并...
  • 张全义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原名叫居言,赐名叫全义,梁太祖改为宗..,庄宗平定河南,回复张全义名。祖父张琏,父亲张诚,世代为种田人。张全义做县啬夫时,曾受县令侮辱。   乾符末年,...
  • 杨大眼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50章 - - 杨大眼,武都氐人杨难当的孙子。大眼少年即有胆识力气,跳跃行走如飞。然而,因他为偏房所生,不被其宗族亲人所注目重视,经常有饥寒交 迫之苦。太和年间,奉朝廷邀请做官。当时高祖从...
  • 韩子高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韩子高,会稽山陰人。家世原本寒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景乱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与文帝为总角之好,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在淮渚想要搭部伍之车乘还乡,文帝见...
  • 黄滔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零五 卷705_1 《送林宽下第东归》黄滔 为君惆怅惜离京,年少无人有屈名。 积雪未开移发日, 鸣蝉初急说来程。 楚天去路过飞雁,灞岸归尘触锁城。 又得新诗几章别,烟村...
  • 孙偓、薛昭纬、李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八十八 卷688_1 《寄杜先生诗》孙偓 蜀国信难遇,楚乡心更愁。 我行同范蠡,师举效浮丘。 他日相逢处,多应在十洲。 卷688_2 《赠南岳僧全玭》孙偓 窠居过后更何人,传得如来...
  • 韩愈的诗词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四十二 卷342_1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斯立)》韩愈 蓝田十月雪塞关,我兴南望愁群山。 攒天嵬嵬冻相映, 君乃寄命于其间。 秩卑俸薄食口众,岂有酒食开容颜。 殿前群公赐食罢...
  • 郁李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郁李 释名 车下李、爵李、雀梅、常棣。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惊痰实,二便不通。用大黄(酒浸后炒过)、郁李仁(去皮,研为末)各一钱,滑石末一两,一起捣和成丸子,如黍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