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齐书 > 100章 > 蛮传

南齐书

《南齐书》100章蛮传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历史的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

《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蛮传

书籍:南齐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蛮人的种类繁多,语言不一,依山谷而居,分布于荆、湘、雍、郢、司等五州境内。宋朝曾封西陽蛮梅虫生为高山侯,田治生为威山侯,梅加羊为扌干山侯。太祖(萧道成)即位后,有关部门奏请解除对蛮人的封爵,但参议奏说:“给戎夷封爵,历代都有规定;其首领世袭,也是先例昭然。如今改朝换代,旧的条例有所降除,但梅生等蛮人保守部落执行政策,也应有相应的统管,因此对他们的待遇,应不同一般。我们认为应该保留其名位以利于教化那些异族地域。”皇上下诏“特予保留”。并任梅治生为辅国将军、虎贲中郎,后转任建宁太守,将军、侯爵仍旧。
建元二年(480),敌虏入侵豫、司二州,蛮中风传敌人已近,又听说官府征所有男丁去打仗,南襄城蛮秦远料郡县没有防备,攻下潼陽,县令焦文度战死。司州蛮引敌军攻打平昌戍,防卫部队首领苟元宾击溃了他们。秦远又出兵攻破临沮百方砦,杀戮一百多人。北上黄蛮文勉德进犯汶陽,汶陽太守戴元孙孤城力弱,恐怕不能自保,弃城逃回江陵。荆州刺史豫章王派中兵参将刘亻丕绪率领一千兵士讨伐文勉德,兵至当陽,文勉德请降,官军收编其部属,命其防守汶陽所辖地域,使这个地区的商旅往来归于安全通畅,秦远逃走。
汶陽在临沮西部,方圆二百里中,水路、陆路均曲折狭窄,需鱼贯而行,有数处骑马不能通过,水流南齐书清澈土地肥沃。桓温时,割汶陽为其郡。西北接梁州新城,东北接南襄城,南接巴、巫二边。并山蛮非常凶悍,占据险要地势作寇贼。宋泰始以来,巴建蛮向宗头造反,刺史沈攸之断其盐米,连续讨伐都没有成功。晋太兴三年(320),建平夷王向弘、向王盖等入朝请求封爵,尚书郎张亮主张:“夷貊不可以任用为军队首领。”元帝(司马睿)下诏特任命向弘为折冲将军、当平乡侯,同时加封亲晋王,赐给朝服。向宗头即其后人。太祖时设巴州威镇他们。
其时武陵酉溪蛮田思飘出动寇掠,内史王文和去讨伐,引军深入,蛮从后面断其粮道。豫章王派中兵参军庄明带五百人会合湘州守军共一千多人去援救,田思飘和王文和激战时中箭而死,蛮众献城投降。
永明初年,向宗头与黔陽蛮田豆渠等五千人寇掠,巴东太守王图南派府司马刘僧寿等劈山开道,攻打其山寨,向宗头夜里火烧山砦退走。
永明三年(485),湘川蛮陈双、李答侵掠郡县,刺史吕安国讨伐他没有成功。永明四年(486),刺史柳世隆都督大军征讨,这才平定。
永明五年(487),雍、司二州蛮与外敌勾结,帮助荒人桓天生为乱。
永明六年(488),任命督护北遂安左郡太守田驷路为试守北遂安左郡太守,前宁朔将军田驴王为试守宜人左郡太守,田何代为试守新平左郡太守,这些都是郢州蛮人。
永明九年(491),安隆内史王增旭发动民丁,派宽城防军首领万民和率众帮助八百丁村蛮攻打千二百丁村蛮人,被蛮人击败,万民和受伤,损失大批马匹及武器,有司报告朝廷罢免了王僧旭的官职。
西陽蛮田益宗,在沈攸之手下时,因有功被任命为将领,后为临川王防。。,叛投敌虏,敌虏任命他为东豫州刺史,建武三年(496),敌虏派田益宗攻打司州龙城戍,被边军首领朱僧起击溃。
蛮人的风俗是穿土布打光脚,有的把头发结成椎形的髻,有的剪发。兵器用金银装饰,盾牌用虎皮披饰,熟习弩射,全都是残暴强悍喜欢打家劫舍的贼人。

蛮传相关文章

  • 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原文翻译 - - 《曾国藩家书》理财篇 - -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四日接家信,内有父亲叔父并丹阁叔信各一件,得悉丹阁叔入伴,且堂上各大人康煌,不胜次幸!男于八月初六日,移寓绳匠胡同,北头路东,屋甚好,共古八间,每...
  • 乌对户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如是我闻(四) - - 余在乌鲁木齐日,骁骑校萨音绰克图言,曩守江山口卡伦,一日将曙,有乌哑哑对户啼,恶其不吉,引敫矢射之,噭然有声,掠乳牛背上过,牛骇而奔,呼数卒急追。入一山坳,遇耕者二人,触一人仆,扶视无大...
  • 飞天野叉》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乌鲁木齐把总蔡良栋言,此地初定时,尝巡皔至南山深处——乌鲁木齐在天山北,故呼曰南山,日色薄暮,似见隔涧有人影,疑为玛哈沁——额鲁特语谓劫盗曰玛哈沁,营伍中...
  • 这样的战士》原文翻译 - - 《野草》下部 - - 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  已不是蒙昧如非洲土人而背着雪亮的毛瑟枪的;也并不疲惫如中国绿营兵而却佩着盒子炮②。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
  • 第二十三回 卫懿公好鹤亡国 齐桓公兴兵伐楚》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上卷 - - 话说卫惠公之子懿公,自周惠王九年嗣立,在位九年,般乐怠傲,不恤国政。最好的是羽族中一物,其名曰鹤。按浮邱伯《相鹤经》云:鹤,阳鸟也,而游于阴,因金气,乘火精以自养。金数九,火数七,故鹤...
  • 责备贤者》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八佾 - -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的时代比孔...
  •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前60回 - - 却说蒯良曰:“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实忍弃之?”良曰:&l...
  • 李陵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300章 - - 《文选》编李陵、苏武诗,凡七篇,人多疑“俯观江汉流”之语,以为苏武在长安所作,何为乃及江、汉?东坡云“皆后人所拟也。”予观李诗云“独有盈觞酒,与子...
  • 古行宫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白乐天《长恨歌》、《上阳人》歌,元微之《连昌宫词》,道开元间宫禁事,最为深切矣。然微之有《行宫》一绝句云:“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语少...
  • 张端义、衙元卿、彭止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张端义 倦寻芳 晓听社雨,犹带馀寒,尚侵襟袖。插柳千门,相近禁烟时候。鬓坠搔头深旧恨,臂宽条脱添新瘦。卷重帘,看双飞燕羽,舞庭花昼。 谁共语、春来怕酒。一段情怀,灯暗更后。罨画...
  • 哀公·哀公十九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传】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误吴也。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   秋,楚沈诸梁伐东夷,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   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
  • 志第四十七·选举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太祖下金陵,辟儒士范祖干、叶仪。克婺州,召儒士许元、胡翰等,日讲经史治道。克处州,征耆儒宋濂、刘基、章溢、叶琛至建康,创礼贤馆处之。以濂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溢、琛为营田佥事...
  • 卷八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耶律斡特剌孩里窦景庸耶律引吉杨绩赵徽王观耶律喜孙耶律斡特剌,字乙辛隐,许国王寅底石六世孙。少不喜官禄,年四十一,始补本班郎君。时枢密使耶律乙辛擅权,谗害忠良,斡特剌恐祸及,深...
  • 方信孺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他才华出众,未成年时就能写文章,周必大、杨万里见到后都感到很惊讶,认为是个奇才。方信孺以父亲方崧卿恩荫进入仕途,补为番禺县尉。盗贼抢劫海商,方信孺接...
  •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仆固怀恩,铁勒部人。贞观二十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众降,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别为蕃州,以仆骨歌滥拔延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讹为仆固氏。生乙李啜;乙李啜生怀...
  • 谢弘微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谢密字弘微,晋朝西中郎谢万的曾孙、尚书左仆射谢景仁的侄子。祖父谢绍,是车前司马。父亲谢思,是武昌太守。 谢弘微十岁的时候,过继给了堂叔谢峻,他的名字犯了所过继家中的忌讳,...
  • 豫章王刘子尚传》原文翻译 - - 《宋书》100章 - - 豫章王刘子尚字孝师,是孝武帝的第二个儿子。 孝建三年(456),他六岁,被封为西陽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同时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 当年,迁扬州刺史,大...
  • 魏其武安侯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之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 他为人好客,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因病免职。 景帝初即位,他任詹事。 梁孝王是景帝的弟弟,其母窦太后十分疼...
  •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麻黄 释名 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 (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 1、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
  • 野菊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菊 释名 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金蕊、阴成、周盈。 气味 (花)苦、平、无毒。 主治 1、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