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宗传》注释译文

朝代:明代诗人:朱由检文言文:杨继宗传更新时间:2018-09-21
杨继宗,字承芳,是阳城人。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成化初年,因为王翱的推荐,升任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用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冷峭,没有人敢有所冒犯。他经常召集当地的老人询问民间的疾苦,替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有年满八岁不上学的子弟,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杨继宗总是以宾客之礼接待学官。教师、学者竞相劝勉,文化教育事业兴盛发达。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乡里里正多被鞭挞而死。杨继宗张榜公告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去拜见他说:“治理百姓有一定的规矩。您只管剔除奸猾的人和弊端,劝勉和惩治官吏。如果挨家挨户稽查核对,则是相关政府机构的事,不是御史的职责范围。”孔儒无法与他争辩,但心中深为忌恨。离开嘉兴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查看,里面只有几套破旧衣服罢了,孔儒惭愧地走了。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只拿菱角、芡实和历书送给他们。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领取府库金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印券。”太监吃惊得不敢接受。杨继宗进京觐见,汪直想要见他,他却不肯。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中谁廉洁?”汪直回答说:“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罢了。”九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他多次与太监张庆意见不合,张庆哥哥张敏在司礼监,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恐怕不就是那个不要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了解这个人了。”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杨继宗立即离任出行,来到驿亭下,将官署中的器物全部登记交付给官府,只带着一个仆从、几卷书回家。杨继宗极力维持风纪节操,而且心肠慈厚。他任浙江按察使的时候,有十余名仓库官吏因短缺库粮被关在狱中,以至于卖掉子女赔偿。杨继宗想从宽处理他们,却没有理由。有一天,他的月俸银送到,他让人称量一下,超出了原数,再量别的官吏俸银,也都如此,因此悟出了仓吏缺粮的原因。他准备据实上报,众人恐惶不安,请求杨继宗,甘愿捐出俸禄代替仓吏们赔偿。十余名仓吏因此获释。杨继宗曾监察乡试,得到两份好考卷,便身着朝服一再拜天道:“这二位考生必当为天下人才之魁,我为朝廷得人才而祝贺。”等到拆开考卷,知道二生为王华、李旻。后来两人果然相继考中状元,人们因此佩服杨继宗有眼光。
严起恒,浙江山阴人。崇祯四年进士。曾任广州知府,升迁为衡永兵备副使。崇祯十六年,张献忠蹂躏(欺压)湖南,官民都纷纷逃窜,严起恒独自坚守永州,贼寇也没有到达(永州)。永明王登基,命令他兼管湖南的军饷。顺治四年,永明王驻在武冈,拜严起恒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永明王逃往靖州,严起恒来不及跟随,在万村避难。随后得知永明王在柳州,取道偏僻的小路前去投奔。跟随永明王返回桂林,又跟随永明王到达柳州、南宁。李成栋叛离大清,率领广东归顺永明王。严起恒跟着永明王到达肇庆,与王化澄、朱天麟一起进入内阁。
那时朝廷的政治和事务取决于李成栋的儿子李元胤,少詹事刘湘客等五人依附他,独揽大权,培植私党,人们将他们视为五虎。严起恒居于他们中间,不能有所匡正。然而严起恒清白廉洁,遇事主持公正,与文安侯马吉翔共患难很长时间了,没有矛盾(抵触),但是五虎怨恨严起恒,争相毁谤他是邪党。永明王在梧州,尚书吴贞毓等十四人联名上疏攻击五虎,把刘湘客等人关进监狱,打算置他们于死地。严起恒跪在永明王的船边,竭力营救五虎,吴贞毓等人都厌恶他,于是提请召回王化澄,而合力攻击严起恒。给事中雷德复弹劾严起恒二十余项罪状,把他比作严嵩。永明王不悦,剥夺雷德复的官职。严起恒竭力请求罢免,永明王挽留他没有成功,开船径自离开。
适逢郧国公高必正入朝觐见永明王,吴贞毓打算借助他的力量以排挤严起恒,说:“朝廷的政事被五虎败坏,主使他们的人,是严起恒。您入朝觐见,请求除掉皇上身边的奸臣,几句话就可以决定。”高必正答应了他。有为严起恒解围的人,告诉高必正说:“五虎攻击严先生,严先生反倒大力营救五虎。这是有德行的人,怎么把他当做奸臣呢?”高必正觐见永明王,便大力阐述严起恒无私公正,可以任用,请求永明王亲手书写圣旨邀请严起恒与自己一起回朝。文安之入朝后,严起恒被推举为首辅。桂林被攻破后,严起恒跟随永明王逃跑到南宁。
在这之前,孙可望占据云南,派遣使者请求永明王封自己为王。朱天麟提议予以批准,严起恒坚持不同意。后来胡执恭假托圣旨册封孙可望为秦王,孙可望得知那是伪造的,遣使请求正式册封。严起恒又坚持不同意,孙可望非常恼怒。到了这时,孙可望得知永明王迁徙,派遣他的将领贺九仪统率精兵五千人,到南宁迎接永明王,直接登上严起恒的船,瞪圆眼睛,捋起衣袖,质问王爵的封号是“秦王”还是不是“秦王”。严起恒说:“您远道而来迎接皇上,功劳十分大,朝廷自然会有厚恩。假如特意询问这件事,就是要挟册封,就不是在迎接皇上了。”贺九仪恼怒,击杀他,把尸体扔到江里。时间是顺治八年二月。严起恒死后,尸体漂流十多里,停留在小沙洲之间。老虎背着严起恒的尸体登上山崖,将他葬在山脚下。

诗人朱由检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 查看详情>>

诗人朱由检作品: 《张淳传》 《王轼传》 《张永明传》 《谢铎传》 《刘春传》 《陈怀传》 《彭时传》 《陈以勤传》 《仁宗传》 《徐达传

《杨继宗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