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风丝袅》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古诗:谒金门·风丝袅更新时间:2017-06-21
《谒金门·风丝袅》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阕写景,写出春日的景物,下阕写心,抒发思念之情,以乐景写哀情,用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来抒发伤情,显露出了词人心中的苦涩、孤寂。全词感觉细腻敏锐,意境闲雅,画面幽美。
这首诗选自《饮水词》,是纳兰性德的早期作品。
康熙十五年,纳兰性德殿试之前,纳兰性德为了考取功名,主要学习儒家经典,研习《四书》、《五经》及八股文写作,同时亦潜心于诗词的创作,这首词便创作于这个时期。
注释
①谒金门:《谒金门》本是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敦煌曲子辞中有“得谒金门朝帝廷”句,所以此调可能得名于此。此调又有别名《出塞》《空相忆》《杨花落》《花自落》《醉花春》《不怕醉》《春早湖山》等,有多种不同体格,都是双调。这首词为其中之一体,上、下阕各四句,共四十五字,句句押仄声韵。
②风丝:风中的柳树枝条。袅:随风摆动的样子。唐雍陶《天津桥望春》诗: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③浸:浸染。欧阳修《蝶恋花》:“水浸碧天风皱浪,菱花荇蔓随双桨,红粉佳人翻丽唱。”
④“一镜”句:是说无际的水面上映出青色的云朵。青未了:青色一望无际。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⑤草草:匆促之意,劳心烦恼。《诗经·小雅》: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李白《新林浦阻风诗》: “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⑥轻螺谁扫:描画眉毛。螺:螺黛,古代女子画眉之墨,也叫螺子黛。欧阳修《阮郎归》: “浅螺黛,淡燕脂,闲妆取次宜。”谁:此为自指。 扫:描画。
⑦悄悄:淡淡的忧愁,却又绵绵不断。冯延巳《更漏子》:“情悄悄,梦依依,离人殊未归。”
⑧寄:寄托。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品译文
柔风细细,水面上映出一望无际的云朵。雨过天晴,然而这春色反而令人增添愁怨。
梦中曾与伊人相守,轻轻地为你描画眉毛。梦醒则唯见帘外落花,这一怀愁绪该向何处排解呢?

诗人纳兰性德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一度因避讳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之后又改回纳兰性德之名,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 查看详情>>

诗人纳兰性德作品: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密云·白檀山下水声秋》 《玉楼春·拟古决绝词》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酒泉子·谢却荼蘼》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谒金门·风丝袅》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