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秦皇按宝剑》鉴赏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古风·秦皇按宝剑更新时间:2017-03-14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建立一个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那么,秦为什么仅仅建立十多年,仅传二世就灭亡呢?西汉初年的不少政治家纷纷对这个问题作了研究和探讨,他们或认为秦不施仁义只施暴政;或认为穷困万民,以适其私欲;路温舒甚至还把秦的过失归纳为十条。李白生活的时代,虽然距秦亡已将近千年,但其时唐王朝正处在由盛向衰的急剧变化阶段,作为一个对时政颇为敏感的诗人,重提这段历史旧事,曲折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古风》有两首专写秦始皇,其三(《古风·秦皇扫六合》)一首对秦始皇的功过作了较全面的评价,这一首和其三不同,旨在揭示秦始皇求仙造成的伤民伤农恶果,以期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开篇,诗人就把秦始皇煊赫、威严、不可一世的形象展呈在读者面前。这两句,从江淹《恨赋》“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衍化而来。本来,凭借国家空前统一的政治局面,凭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时期的大好势头,凭借秦始皇个人的才能和威严,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完全可以采取休养生息和比较宽和的政策,促进社会繁荣和社会安定,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但是秦始皇却大施暴政,筑阿房,拓驰道,修骊山陵,求不死药,冀见神人,不恤民力,在刚刚建立的统一政权中就埋下严重的危机。所以,首二句虽然把秦始皇写得煊赫、威严,联系他即帝位后的所作所为,联系下文的逐日驱石,征卒作桥,求药伤农,其实是似扬而实抑,既富有漫画式的讽刺意味,又带有某种惋惜遗憾之情。
对秦始皇求仙的荒谬举动,诗歌写了两件事。一是作桥欲过海观日出处、观海神,二是求蓬莱不死之药。“逐日巡海右,驱石架沧津”,事出《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艺文类聚》卷七十九引)带有神话色彩。接着,诗人指出,“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然而作桥的不是神人,而是海内的征卒,“空”,使九宇空,可见作桥的征卒十分多;再说,为了作桥,征卒死伤以万计。据《三齐略记》载,“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水经注》卷十四引,又见《艺文类聚》卷七十九)石桥崩塌,为此诗“伤万人”所本。诸本失注。诗人活用始皇见海神之事,既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又赋予浪漫的神话以积极意义。为始皇建石桥的是天下的“征卒”而不是神;石桥半途坍塌,溺死于海者何止画者而已!多少“征卒”的生命也随之葬身鱼腹。“空九字”,“伤万人”,似较《古风》其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写得惨痛。
《史记·封禅书》说,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望之若云,上有诸仙人及不死药。始皇曾多次派人往三岛求药,“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始皇可望而不可即。公元前210年,始皇南巡,取海路北归,“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所以诗中说,“力尽功不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死于道中,不死之药还是不能求得,真是莫大的讽刺。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于“但求蓬岛药”后,“力尽功不赡”前插入“岂思农鳸春”一句。“鳸”同“扈”,相传古帝少昊氏置九农之官,即九。讽刺始皇求仙好道的诗,可以追溯到南朝,例如沈约《游沈道士馆》就指出,秦皇“锐意三山上”的原因是“欢娱人事尽,情性犹未充”,是私欲无穷所致。李白此诗的深刻性在于,诗人认为始皇求不死药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直接影响了农耕,影响了人民的生计。求仙求药,造成伤民伤农的恶劣后果。“千载为悲辛”总束以上二事作结,直吐胸怀。伤古实则为了悲今,咏古实则是为了讽今、戒今。不可讳言,道家思想对李白有较深的影响,长安放归不久他就加入了道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诗人又以冷峻、敏锐的洞察力,看到道教求仙求药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恶果,秦始皇的悲剧,应该引起对求仙求药同样有着某种兴趣的唐代最高统治者的反省。
这首《古风》借秦为喻以讽时政,前九句叙秦事,至结句“千载为悲辛”方透露其用意,含蓄委婉,很见功力。《古风》其三更多的是以历史记载为依据;此诗则采神话传说,征用典事也较灵活,扑朔迷离,富有浪漫色彩,但总的又不离秦始皇其人的历史真实,这种写法,更容易使读者产生联想,更有嚼咀回味的余地。
《古风·美人出南国》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四十九首。这首诗全用曹植《杂诗》之意,在美人迟暮的传统框架里表达自己一腔抱负不得伸展的痛楚与苦闷。其词婉,其意微,笔调从容不迫,感情沉郁有致,深得《国风》“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之旨。
李白虽身长不过七尺,却雄心万丈。少负不羁之才,志在重臣辅弼。而立之年,历抵御相。但他久处蜀地僻壤,较少政治历练。初入长安,即作《玉真仙人歌》,干谒玉真公主,企望陈诗于帝王之前。其结果是未见仙容,反遭玉真侄婿张垍之冷遇,败兴而归。李白自伤其才质之美却有不遇之辈,回想曹子建才高而命蹇、借美人迟暮以自悼,李白心里不由生出”于我心有戚戚焉“之叹,遂用曹植《杂诗》之意,写下这首《古风·美人出南国》。

诗人李白资料

鉴赏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古诗《古风·秦皇按宝剑》的名句翻译赏析

《古风·秦皇按宝剑》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