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乡记》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戴名世古诗:醉乡记更新时间:2018-08-06
《醉乡记》是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以幻想的笔法和寓言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无光”的醉乡,进而写到“醉乡遍天下”,有少数“不入而迷者”反遭醉人讥笑,以致“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的荒诞局面,看似议论,实则抒情。作者借刘伶、阮籍的史事,揭示造成“醉乡”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不安宁。这篇散文用字简朴,笔锋犀利,生动灵活,通俗易懂。
清王朝开国之初,为了巩固政权,曾以残酷的杀戮来镇压汉民族的强烈反抗;在思想文化界,又屡兴文字狱,以打击汉族知识分子中的反满清绪。刚刚经历了亡国之痛的士大夫阶级和下层知识分子,还未完全从黍离悲感中解脱出釆,立即又被置之于严酷的思想钳制之下。对故国的怀恋,对世事的失望,对新王朝的抵触,种种情绪渗和在一起而又不得渲泄,不少人便在这种强烈不满而又回天无力的悲哀中醉生梦死,自甘沉沦。这篇散文作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和唐宋古文大家一样,桐城派作家也喜欢在艺术形式上摹仿前人。戴名世这篇文章便脱胎于初唐作家王绩的名篇《醉乡记》。
注释
1.乡陬(zōu):偏僻的地方。陬:隅,角落。
2.颓然靡(mí)然:颓唐萎靡的样子。该句以下七句,均系写酒醉时的状况。
3.昏昏冥冥:昏暗不明。
4.眩:眼花,看不清。
5.荒惑:恍惚迷惑。“荒”通“恍”,恍惚。
6.败乱:受到损害扰乱。
7.酣(hān)适:酣畅适意,指痛快饮酒。方:地方,处所。
8.甘旨:美味。
9.徜徉(cháng yáng):安闲自在。
10.刘伶、阮籍:俱为西晋人,与嵇康、向秀、王戎、山涛、阮瑀、阮咸等五人交好,世称“竹林七贤”。刘、阮好酒,刘伶尤甚。《晋书刘伶传》说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chā)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11.神州: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陆沉:国家陷于灾祸,有如大陆沉沦。
12.鼎沸:形容局势不安定,有如鼎水沸腾。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器。
13.或以为可以解忧: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相传杜康为始造酒者,曹操诗以杜康为酒之代称。
14.“其不入”二句:意谓不入醉乡而昏迷荒惑的清醒之士,还是有的。
15.“而荒原”二名:醉乡中的荒惑败乱者,不自知其昏迷颠倒,反指清醒者为可笑。
白话译文
从前我曾游至一地方,一到那里就浑身发软,歪歪倒倒,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天地因此变换了位置,日月因此失去了光明,眼睛因此发花,心因此荒乱迷惑,身体因此衰败不堪。我向别人打听说:“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畅快舒适的地方,可以尝到美味的地方,可以徘徊闲散的地方,这里便是醉乡。”
啊!这里便是醉乡了吗?古人果然没有欺骗我。我曾听说刘伶、阮籍这一类的人迷恋醉乡的事。在那个时代,国土沦丧,中原纷乱,天下的人,放纵自己痛饮之后便颠颠倒倒,一个接一个不断的进入醉乡了。据我所见,那里不曾有可使人快乐的地方,有的人认为那里可使人消除忧愁。如果是可以消除的,就不是真的忧愁;如果是真有了忧愁的人,或许也不必去消除它。何况醉乡实在不能使人消除忧愁,那么,进入醉乡的人,都是没有忧愁的人。
啊!自从刘伶、阮籍以来,醉乡遍及天下;醉乡有了人,天下就没人了。这样的境况昏昏沉沉,迷迷糊糊,颓废消沉,萎靡不振,进去了就不知道出来了。虽然不曾进去而被迷惑了想进去的人,难道没有那样的人吗?而昏聩无能,丧德败乱的人,常被人指着他们取笑的人,就真不愧是醉乡中的酒徒了啊!

诗人戴名世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戴名世

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榜眼。戴名世20岁授徒养亲,27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 查看详情>>

诗人戴名世作品: 《慧庆寺玉兰记》 《河墅记》 《与刘大山书》 《钱神问对》 《醉乡记》 《先世遗事记》 《一壶先生传》 《穷鬼传》 《鸟说》 《画网巾先生传

《醉乡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