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雍也 > 政治与宗教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雍也政治与宗教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政治与宗教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雍也更新时间:2018-07-23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个“知”念“智”,为智仁勇的智,古代知智相通。樊迟,这位孔子的学生,不必介绍了,上次驾车的就是他。有一天他问孔子,什么叫真智慧,这个知包括了科学、哲学,但在这里却偏向于政治哲学。孔子答复得很妙:“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务民是什么?是领导人,作一个从政领导的人便是务民,意思是他所领导的事务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是孔子的名言。孔子不相信宗教吗?他非常相信,他认为鬼神是有,但与人是两路。所谓“天道远,人道迩。”鬼神是天道的问题,离我们很远。我们现在活着都是人道——“人道迩”,政治、教育、经济、军事、社会都是人道的事,不要以鬼神为主,所以敬鬼神而远之,是敬而远之,不是不信。过去,尤其是现在,一谈到宗教,人们就说迷信,这种态度我非常反对,持这态度的人“懂不懂宗教?”是一个问题,如说:“不懂,是迷信何必去懂他?”这样便是大迷信。为什么呢?因为迷信自己嘛!对于一个东西,内容还不懂,就随便下定义,这不是迷信吗?迷信,就是迷糊不知道而相信,这才叫迷信,现在你对宗教不知道而下了这个定义,这是大迷信。孔子绝不迷信,“敬鬼神而远之”,这就是知。

这是个大问题,中国古代历史,西方古代历史,几乎政治与宗教没有分过家。我们历史上的秦始皇、汉高祖、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几乎没有一个皇帝没有和宗教发生过关系,不管他是信仰或反对。外国也一样。

讲到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当南越已故总统吴廷琰未去世前,有位神父,陪一位也是教书的外国神父,到我家里来访问,说是由教廷来的。我一听这件事,颇头大。我声明如果视我为代表中国的某一宗教徒,我不愿谈话,因为我不能代表任何一个宗教。他说就因为我不代表任何一个宗教,比较超然,所以要访问我。我说我首先告诉你,请你转告他们。我曾经在香港对宗教人士演讲,提到二十一世纪之时,所有宗教的外衣都必须脱掉,所有宗教的大门都必须打开,而且各宗教要联合起来共同服务,追求人生、宇宙的真谛,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才能够建设。我说也许言之过早,但是你们可记录下来,将来必定如此。为什么呢?假使不脱掉宗教的外衣,不打开宗教的大门,还是闭关自守,对所有宗教而言,便有八个字的定论——“关门主义,自杀政策。”宗教是谁在排斥?并不是宗教之间的斗争,而是自然的发展,科学文明在捉弄宗教。后来他问到南越的事情,天主教与佛教之间在南越的问题。我说现在你可以记录我的话了,我是中国人,站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立场,贡献你们一个意见,世界人类文化,站在宗教的观点来看政治,好像每一个地区的政权,不过是由宗教制成的一个作品;相反的站在政治立场来看宗教,任何宗教不过是政治上的一环而已。凡是纯粹的宗教徒,最好站在政治的立场来看宗教。西方的宗教不去管,在中国的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政治如果扯上了宗教问题,便非失败不可。我当时认为贡献他们这个意见,非常踏实,很诚恳。现在来说更中肯,一点没错。我们中国历史上,秦汉以下,三国时的黄巾张角、元朝的白莲教,近代如红灯照、义和团、太平天国等都是政治扯上宗教关系。凡政治扯上宗教关系来玩的,非失败不可。西方的十字军东征,这么大一个战争,为了宗教的观念而起的,成功了没有?失败了,此其一。第二,政治必须仰仗历史文化的经验,当时的南越太年轻了。我不好意思讲,这是我国自己国家运气差一点的时候,自己倒楣,免谈了。严格说来,南越是小孩嘛,政治和历史文化是要久远的经验,不可像小孩子一样随便乱来的。

这些事例就是说明“敬鬼神而远之”的意义,如果讲宗教史,佛教玄奘取经回国以后,便是唐太宗捧出来的。同时唐太宗也捧道教。唐代的真正国教是道教,上朝排列朝班时道教站在第一位,佛教站在第二位,但待遇上是平等的。至于儒教,不用说,也是照捧,对伊斯兰教也很崇敬,老的基督教——景教,也是唐太宗时候到中国来的,唐太宗还替他写一个碑文,准他在广州盖庙——建教堂。唐太宗那样大的政治气派,看每一个宗教都是好的,都“请上坐,泡好茶。”他自己信什么教,他没有表示。老老实实说,后来考据他是信佛教的。但在政治态度上,他绝对公平,过去尽管没有宪法,对宗教还是公平。所以孔子说为政的领导道理与鬼神之事的关系,不能完全做迷信看。有时对工作,对政治非常有帮助。不过上面一个“敬”字很重要,应该非常恭敬。比如拿破仑,绝不迷信,他当皇帝以后,曾经把皇冠一脚踢开,认为这些皇帝的帽子算什么东西。但当他打到了伊斯兰教的国家,看到伊斯兰教的教堂,却跪下来,跟着别人一样礼拜,这就是“敬鬼神而远之”的道理,这也是最高度的智慧,不能叫迷信。信仰是个人的事,处大事时,则不能随意有所偏废。

为什么举这许多事例来说明“敬鬼神而远之”为“知”呢?要注意,孔子上面有一句话,“务民之义”,讲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智慧问题,并不是普通闲谈地,讨论鬼神这个哲学问题。

后来又问到仁这个问题。这里的仁不是讲仁的体,而是讲仁的用,作人处世的仁。孔子说,一个领导别人的人,极须要仁爱的心怀,对任何问题不要轻视,不轻视也就是儒家“敬其事”的思想。尤其领导人聪明的,往往容易轻视天下事,犯上苏东坡“我被聪明误一生”的毛病,所以任何事先从“难”的方面想,以后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先从难的方面,问题多的方面看,都研究完了,最后有一个结论,得到中道的成果,这就是仁的用。这样一来,便利了自己,也便利了别人,更便利了老百姓。

这几十年来,年轻的朋友,用西方文化的观念来处理事情——错了,不怕错,就怕不做;错了没有关系,再改。这一来,在政治上有好也有坏。有些人喜欢引用拿破仑的气魄,说他的字典里没有难字,这句话听了很过瘾,非常有气魄。但是大家想想,拿破仑并没有成功,他不会成功,如同中国的项羽一样。说到西方文化,美国除了科学以外,追根究底没有什么真东西可看;只有到欧洲去看;在欧洲只有到法国看,到了法国只看到拿破仑的凯旋门。欧洲人都崇拜拿破仑,可是像拿破仑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多的是,可以拣出来一打以上,这有什么了不起?一个老成谋国的人,要注意这个“难”,先难而后获,这就是用仁之道。

政治与宗教相关文章

  • 诡使》原文翻译 - - 《韩非子》后25章 - -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非此三者,虽有不急矣。今利非无...
  • 水鬼白昼拉人》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两江总督衙署,在金陵城北,粤贼踞金陵时,尝为伪天王府。内有花园,园内有池。甲子六月,官军克金陵,洪逆伪宫人赴池水死者百余人。辛未十月,复营为督署。余时在曾文正公幕府,幕宾所居之...
  • 五丁怒》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三 - - 髬耏问于赤羽雕曰:“盗日杀而日多,何也?”赤羽雕曰:“未也,而今方多耳!”髬耏曰:“何若是甚也?”赤羽雕曰:“乘子之车,循子之轨,天下之生,将尽为盗...
  • 烫手的山芋》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卫灵公 - - 接着由为人处世,再讲到政治的道理。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他说,一般人一提到仁义的事,那种惧怕的心理比怕水火还更厉害,水会淹死人,火会...
  • 兔罝》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 徐无鬼》原文翻译 - - 《庄子》杂篇 - -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 ,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 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
  • 善生虱》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形体部 - - 善生虱 有善生虱者。自言一年只生十二虱。诘其故。曰:“我身上的虱者,真真一月一个。” 拾蚂蚁 近视眼行路,见蚂蚁摆阵,疏密成行,疑是一物。因掬而取之,撮之不起,...
  • 作善鬼神钦,作恶遭天谴》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一卷 - - 作善鬼神钦,作恶遭天谴。 【解释】做善事连鬼神都很钦佩,做坏事必会遭到老天的谴责。 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 【解释】积攒钱粮不如多积阴德,买田买地不如多买...
  • 言语》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一卷 - - 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
  • 上官桀》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50章 - - 汉上官桀为未央厩令,武帝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
  • 梁焘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梁焘字况之,郓州须城人。父亲梁..,兵部员外郎、直史馆。梁焘因梁..在任,为太庙斋郎。考中进士中等等次,编校秘阁书籍,升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   元丰年间久...
  • 高季兴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本名季昌,到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为回避庄宗的庙讳“庄”而改“昌”名为“兴”。小时在汴州商人李七郎家中做事,梁太...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鹘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50章 - - 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其部落曰袁纥、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多览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阿跌、...
  • 音乐二》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今立部伎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乐圣乐》,凡八部...
  • 列传第三十》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王肃 刘芳(孙逖 芳从子懋) 常爽(孙景)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也。父奂,齐雍州刺史,《南史》有传。肃少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齐,位秘书丞。父奂及兄弟并为齐武帝所杀。太和...
  • 列传第十二》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崔逞(子颐 孙彧 玄孙冏 休 五世孙 六世孙赡 麃 逞兄遹) 王宪(曾孙昕 晞皓) 封懿(族曾孙回 回子隆之 回弟肃 回族弟述) 崔逞,字叔祖,清河东武城人,魏中尉琰之五世孙也。曾祖谅...
  • 华皎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华皎,晋陵暨陽人。世代为小吏。华皎在梁为尚书比部令史。侯景之乱时,他投靠侯景党 人王伟。高祖南下,文帝为侯景所囚禁,华皎待文帝很友善。景乱平,文帝为吴兴太守,以华皎为都录事,...
  • 唐彦谦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七十二 卷672_1 《绯桃》唐彦谦 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 坐久好风休掩袂, 夜来微雨已沾巾。 敢同俗态期青眼,似有微词动绛唇。 尽日更无乡井念,此时何必见秦人。...
  • 王建经典古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全唐诗卷二百九十九 卷299_1 《送人游塞》王建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 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 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卷299_2 《塞上逢故人》王...
  • 王昌龄的古诗代表作品》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四十二 卷142_1 《驾出长安(一作宋之问诗)》王昌龄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 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 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 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卷142_2 《驾幸河...